夜幕降临,火光融融。围坐在火塘边,既讲解政策又拉家常,既讲红色故事又学习党史。在普洱的村村寨寨,“火塘夜校”随处可见。 “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深深触动着我这颗热血沸腾的心,更加坚定了我对党的信念,作为年轻的党员,要担负起社会责任,磨炼自己的意志,在为民办实事中不断为青春增添信仰、奋斗、素质‘底色’。”这些天,孟连县委组织部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故事大家讲”开讲,“火塘夜校”成了党员干部到基层一线,到挂钩村、到群众中讲授红色故事的重要载体。 “火塘夜校”就是利用群众农闲时间,积极深入群众喜欢集中的场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扶贫政策。“火塘夜校”工作改变了过去集中开会,模式化标准化的读讲稿,采取群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向群众传递党的富民惠民政策,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宁洱县谦岗村正在建设一个特别的“火塘夜校”,它是为了纪念在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签字代表方有富而建,这里将通过展示方有富的事迹和品格,让民族团结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70年前,方有富从谦岗村走出去,参加了思普大地上的那一场盛会,成为了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的见证者。那时候寨子里每户人家都有一个火塘,回到家乡,方有富围坐在火塘边给群众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在火塘边上带大家识字讲课,讲北京观礼团的故事和誓词碑的故事。多年来,正是他带头践行民族团结誓言,带领群众团结致富,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乡村蓝图。重温历史,启迪心灵,“火塘夜校”在普洱大地星火燎原,展现了普洱市各族干部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践行普洱民族团结誓言的不变初心。 本报记者 沈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