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昆明海关加强指导靠前服务——

助力云南山葵出口

保山市岩箐村的山葵种植基地里,昆明海关所属腾冲海关关员正在开展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核查工作,这里种植的山葵即将出口到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

种植户张正胡介绍:“以前大家种地是靠天吃饭,后来政府组织了助农增收帮扶计划,我们在专家的指导下改种山葵,逐步形成了规模。种出来的山葵有七成出口,大家的年收入翻了几番,日子越过越好。”

山葵对水、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要求很高,保山发展山葵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区域优势。

“鲜山葵保质期短,生产加工环境要求高,散户种植‘小打小闹’难成规模,技术、品质也难以保证。”保山市山葵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薛浩说,在海关等部门的帮助下,他们和农户建立了“合作社+基地+出口”模式,逐步建立起成规模的、技术先进的产业基地,一批批鲜山葵顺利出口,得到国外客户的一致好评。

“我们加强前期指导与后续监管,帮助企业和农户高质高效生产,落实通关便利化措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助力高原特色农产品开拓国外市场。”腾冲海关驻隆阳办事处稽查科科长刘军介绍。腾冲海关发挥职能优势,积极促进当地产销资源整合,打通山葵出口企业与种植农户的合作渠道,实行“靠前服务+一企一策”措施,搭建关企互动平台,帮助企业顺利完成前期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在种植、生产过程中,多次派员到现场开展指导。此外,引导企业规范申报,及时为企业签发检验检疫证书、原产地证书,提高通关效率。据统计,2021年全年,山葵种植带动保山200余户农户户均创收7万元至8万元。

记者近日从昆明海关了解到,今年以来,云南省山葵及其制品出口量达364.5吨,出口额达824.1万元。

本报记者 刘子语 通讯员 冯馨瑶

  • 云旅汽车探索旅游新玩法

  • 报头

  • “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

  • 全省防汛减灾工作视频会议在昆举行

  • 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事项跨区办结

  • 做好云南天然影视基地大文章

  • 临沧清水河口岸首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货物通关

  • 助力云南山葵出口

  • 西双版纳野象谷被授牌为国际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

  • 统筹“六大保护” 呵护孩子更好成长

  • 深入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

  • 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双强省”建设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