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词
命运束缚了双腿,你用双手实现人生逆袭;既然不能站立,那就坐着赢得世界第一。起步虽晚,你知重负重,直面挑战;终点虽远,你日积跬步,终至千里。将个人小我融入国之大我,你让五星红旗三次高高升起。故乡的油菜花开了,在你身上我们读懂了迎难而上的花语。
2022年初春的北京冬残奥会上,出生于曲靖市罗平县钟山乡的杨洪琼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她荣获了北京冬残奥会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金牌、女子中距离坐姿金牌和女子短距离坐姿金牌,成为首位在一届冬残奥会上获得3枚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她担任了冬残奥会闭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她被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并作为代表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言……
在高光时刻之前,杨洪琼曾经历过一段漫长而残酷的人生低谷。她并非天生残疾,十来岁上山砍柴时意外摔伤导致瘫痪。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调整之后,杨洪琼没有被残酷的现实击垮,她凭借着一股挑战自我、永不服输的精神,为自己争取到了命运的转机,参加云南省轮椅篮球队获得全国残运会铜牌,随后被推荐进入冬残奥会的备战集训队。
此时的杨洪琼已经29岁,而且是第一次接触雪上运动项目。她常说,自己不是天赋型选手,各项成绩一般,年纪还偏大。“没有天赋,那就用苦练来弥补。”但即便处于“低起点”,知重负重、认准了就干的杨洪琼毅然接受了挑战,她咬牙在30多度的高温下坚持训练,熬过了零下20多度的严寒。她坚信,笨鸟先飞、笨鸟勤飞,坚持完成一天两次的高强度训练,还时常在晚上加练。渐渐地,她的体能素质、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闯过了体能关和技术关,最难突破的心理关横亘在眼前。杨洪琼坦言,对她打击最大的是2021年的全国冬残运会,由于发挥失常,3个项目的比赛成绩都不好。赛后她感觉一下跌入了深渊,晚上睡不着,白天训练精神涣散。低迷了3个月后,杨洪琼坦然面对失败,重返训练场的她比之前更为刻苦。
在2022年的北京冬残奥会上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杨洪琼振臂高呼“祖国万岁!”赛后她感慨:“我深深地感受到,是伟大的党、是强大的祖国让我们站在了世界最高领奖台上。”
不屈服命运,做人生路上的勇士。杨洪琼用青春和汗水,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以及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