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生态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喜山鵟首次现身大山包

本报讯(记者 沈迅 通讯员 赵子蛟 王远剑) 近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护监测中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喜山鵟。这是大山包保护区首次监测记录到喜山鵟分布。

据了解,喜山鵟是鹰科、鵟属鸟类,属中型猛禽,体长45至53厘米,主要栖息在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从海拔400米的山脚阔叶林到2000米的混交林和针叶林地带均有分布,常见在开阔平原、荒漠、旷野、开垦的耕作区、林缘草地和村庄上空盘旋翱翔,以森林鼠类为食。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

目前,大山包保护区共监测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2种。

  • “一调两减”擦亮异龙湖底色

  • 护林防火不松懈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喜山鵟首次现身大山包

  • 报头

  • 《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3月1日起实施

  • 昆明树木园科普实践示范平台建设启动

  • 盐津县持续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 通海县开展“河长清河”行动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