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我省首例认购林业碳汇替代修复生态环境案宣判

本报讯(通讯员 杨帆 杨舒涵 记者 邓清文) 日前,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被告人谢某某涉嫌滥伐林木罪一案。被告人谢某某自愿认购碳汇,替代性修复被其破坏的生态环境,现已履行完毕。这是我省首例人民法院引导行为人通过自愿认购碳汇方式替代性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的刑事案件。

2021年2月,被告人谢某某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到澜沧县谦六乡某林地砍伐林木,用于建盖厨房及种植茯苓。经鉴定,其砍伐的思茅松立木蓄积23.86立方米。

案件审理中,澜沧县人民法院充分考虑被告人履行生态修复责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引导被告人认识其行为对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危害,自愿认购碳汇,替代履行生态服务功能损失。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碳汇监测研究中心对谢某某砍伐林木的碳汇损失量进行了测算,为30.82吨二氧化碳当量。随后,谢某某自愿认购30.82吨NCER即“宁碳惠”项目减排量,以弥补生态环境受损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

本案当庭宣判,被告人谢某某犯滥伐林木罪,因其具有自首、自愿认罪认罚和自愿认购碳汇等法定酌情从轻、从宽处罚情节,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罚金人民币3000元。宣判后,被告人当庭表示服判。

  • 图片新闻

  • 报头

  • “习近平主席致信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决心”

  • 李强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 我省出台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实施办法

  • 要闻简报

  •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举行

  • 文旅新品牌“山海遊”发布

  • 从“经济通道”迈向“通道经济”

  • 市场监管部门取缔“生鲜灯”

  • 我省首例认购林业碳汇替代修复生态环境案宣判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