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相关单位车辆的行为违反公车使用管理规定,反映出特权思想作祟、纪律观念淡薄。”近期,石林彝族自治县某县直单位召开违规占用公车专题民主生活会,剖析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在不久前的一次监督检查中,该单位长期占用相关单位车辆的问题被发现,1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4人被问责、3人被批评教育并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随着公务用车改革深入推进,公车私用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改头换面、隐形变异的车轮歪风仍需引起高度重视。”石林县纪委监委党风室负责人表示,为深入开展以“小”见严纠“四风”“固堤行动”,石林县聚焦违规占用配备公车、公油私加、虚列公车运维费用、违规租用、公车使用审批不规范等问题,联合县公车办、财政局、政府办开展公务用车配备使用情况专项整治,共自查自纠问题23个,联动监督检查发现问题30个。
在全县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县纪委监委对部分单位过筛核查、暗访直查,重点核实公车购置审批文件、派车台账、车辆维修保养发票、加油台账及租赁社会车辆等资料,检查是否合规、是否相互印证。同时在公务用车信息化平台开设纪检监察公务用车监管端口,借助“全省一张网”,加强分析研判,确保公务车辆运行的各阶段、各环节均能得到有效监督。
针对案发单位公务用车监督缺位、教育缺乏、公务加油卡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石林县纪委监委通过发出监察建议书、提醒通知、整改通知等方式,督促找原因、查盲点、定制度,规范公车使用程序,补齐制度短板,堵塞监管漏洞。同时,不定期开展“回头看”,避免整改走过场、责任“挂空挡”、落实打折扣等问题。
岁末年初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的节点。当前,石林县纪委监委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对全县各单位深化线上巡检、线下暗访,督促严格落实使用审批、登记,定点维修,节假日封存等要求,对违规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坚决上牢公车管理“纪律锁”。
本报通讯员 黄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