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空心、有节,意指做人要有虚心、有气节,做事公道正派。我们村世代种竹,打造了以竹廉为主题的村居,希望大家常来做客。”冬日里的禄丰市彩云镇竹溪村,迎来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彩云镇围绕廉景互融,结合600亩竹产业发展,打造触景生廉、寓廉于游、寓教于乐的竹韵旅游风景线,让游客在滔滔竹海间感受廉洁文化的魅力,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2023年以来,竹溪村发展乡村旅游促村集体增收10万元,带动群众增收20余万元。
彩云镇不是个例。近年来,禄丰市找准廉洁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和着力点,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清廉+旅游”新路子,在厚植廉洁文化土壤的同时赋能乡村振兴。
明清时期,先后有100多位官员到黑井任盐课提举,出现了一批清官廉吏。黑井镇按照深挖清廉资源、讲好清廉故事的思路,认真梳理清官廉吏故事,串联起清廉思想、彰显出民本内涵,在黑井文庙大成门两侧的名宦祠、乡贤祠进行集中展示和宣讲。“清廉守正造福一方的沈懋价,对百面镜子百碗清水一一叩首、立志做官清如水明如镜的杨壬林……”说起参观心得体会,游客杨先生感佩不已。
沉浸式体验是禄丰市纪委监委推动廉洁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生动探索。禄丰市纪委监委联合市文旅、文联等部门,先后对全市14个旅游景点、古镇古村、历史遗迹等进行梳理,深入挖掘各景点蕴含的廉洁元素和政德基因,让一段段廉洁佳话走进百姓生活,在全社会持续营造崇廉尚廉的浓厚氛围。同时,因地制宜打造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廉旅文化带,让广大游客既看风景又悟风清,充分发挥廉洁文化教育引导、激励浸润作用。此外,禄丰县还深入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人文历史、家风家训、民族文化、村规民约中蕴含的廉洁因子,鼓励村民排演廉剧舞蹈、创作廉景小品,以乡音传廉音,以乡貌展廉景,推动廉洁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本报通讯员 胡晓霞 记者 王怡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