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腾冲:全域科普 全民共享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近年来,腾冲市紧紧围绕“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工作格局,积极建设科普阵地,主动探索科普路径,广泛传播科学精神,实现科学普及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

今年国庆假期,腾冲迎来旅游旺季。游客在和顺古镇探寻侨乡风情与马帮文化,在北海湿地体验生物多样性之美,到火山热海享受泡温泉的乐趣,县域旅游发展释放新动能。“我们将优质科普资源与腾冲文旅深度融合,让科普赋能文旅发展,探索出一条文旅与科普融合的新路子,给人们带来全新沉浸式旅游体验,让大众旅游方式逐渐从走马观花式的‘赶景点’向深度游览、互动式休闲转变。”腾冲市科协副主席杨绍娇说,腾冲市积极探索“旅游+智慧科普”新模式,在火山热海、司莫拉佤族村、和顺古镇、北海湿地、银杏村等旅游景区建设科普宣传设施,并在三桥广场、瑷珲公园、靖边广场、文星楼等8个智慧腾冲电子屏宣传设施中,植入腾冲市地质地貌、人文知识等科普资料,以点带面实现科普工作全地域覆盖。

按照“一馆三片区”的思路,腾冲市整合腾冲市科技馆、火山热海地质公园、高黎贡山博物馆、腾冲气象科普基地的资源优势,形成“科协+部门(单位)”模式,共同推进科普事业发展,实现全领域行动。“腾冲市科技馆面积约1000平方米,馆内有展品80余件,涉及声、光、电、力、机械运动等科学知识。自2022年7月建成运营以来,科技馆以丰富的展出内容、多变真实的科学实验、神奇有趣的科学探索,成为全市青少年的新乐园。”腾冲市科协副主席沈富杰介绍。

为推进全域科普工作,腾冲市科协开通“科普腾冲”微信公众号,开设“遥感科普”“前沿科技”“科学家精神”“农技天地”等栏目,采取图文并茂、短视频等方式,以政策宣传、生活常识、应急知识等为内容,以青少年、老年人、农民、工人和国家公职人员等为重点人群,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呈现,积极打造“指尖上的科学小课堂”。在腾冲市广播电台开设《科普百科》节目,在腾冲电视台开设《主播说科普》《健康科普》节目,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科普传播矩阵,实现科普信息的全媒体传播。

“科普大篷车”也是腾冲市一张富有特色的科普名片。“科普大篷车”是一个集科普展览、互动体验和教育宣传于一体的流动科普平台。它深入学校、社区、农村等,通过展示激光琴、太阳能电池、无人机等前沿科技展品,举办机器人表演、VR体验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公众的科学知识,拓宽了视野。“科普大篷车”不仅促进腾冲市科普资源的均衡配置,缩小了城乡、区域之间的科普差距,更为推动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依托“科普大篷车”运行所形成的综合资源,腾冲市科协持续推进基层农技协服务“三农”,实现科普资源共享。

截至目前,腾冲市在全市19个乡镇(街道)220个村(社区)都建立了科普活动室,并开展科普活动。6个边境村成立了科普协会和科普志愿服务队等组织,在猴桥镇国门新村新建40平方米科普长廊,定期更新宣传内容。通过健全科普活动室、科普惠农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全民参与全民共享。

腾冲市科协主席张娅表示,目前,腾冲市还通过“党建+科普+人才”模式,推动科普全面融入全市22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依托腾冲科学家论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动企业、高校广泛建立科普阵地,实现科普阵地全覆盖。同时,组建42个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科技志愿者1500余人,下沉一线常态化开展科技志愿服务,让全域科普走进千家万户。

本报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鲁云松

  • 腾冲:全域科普 全民共享

  • 镇康发现乌桕大蚕蛾

  • 北豚尾猴现身南滚河

  • “爱聊天”的社区居民贴心人

  •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 报头

  •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 丽江市举行首期“局长坐诊接诉”活动

  • 巍山南涧签订红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