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盘龙区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印发《盘龙区加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建设 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施方案》,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协同不够、权责不清、机制不畅、考评不准等难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从各司其职到更加注重统筹协调,破解协同不够难题。充分发挥区级领导小组一线指挥部作用,整合联动各职能部门,优化设置“一办五组”,细化职责任务,协同推进基层治理。实体化运行12个街道“大工委”,全覆盖成立“大工委”办公室,压实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抓党建、抓治理责任,整合力量破解“谁来干”的难题。
从上行下效到更加注重上下联动,破解权责不清难题。健全“大工委”“大党委”运行机制,构建区级领导小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三级联动体系。聚焦“幸福春城”建设,细化领导小组8个方面19项任务,编制《盘龙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手册》,明确组织体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9个方面工作内容;明确“大工委”“大党委”4个方面工作内容和14项具体任务,理顺基层治理“干什么”的难题。
从制度创新到更加注重闭环管理,破解机制不畅难题。明确三级机构工作规程,形成闭环运行机制,解决“怎么干”的难题。区级领导小组每年召开2次专题会议,听取街道“大工委”书记工作汇报,研究谋划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以及“一办五组”定期碰头,研究解决堵点难点问题。街道“大工委”每季度召开1次会议、社区“大党委”每月召开1次会议,通过“五步共商”推动“四张清单”落细落实。
从一票否决到更加注重多维立体,破解考评不准难题。从多维度制定全面细化的考核指标,通过实地考核、擂台比武等形式,精准立体考核评价治理成效。将抓基层治理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考核,以及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实干家”选树、“太平官”整治的依据和参考。累计选树基层治理先锋22名。2022年度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年度考核中,5名工委书记因抓基层治理不力被取消“好”的资格。
本报记者 王琼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