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调查研究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防控金融风险 维护金融安全

韩飚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重申:“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这些重要论述和重要安排,为做好金融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立足云南,我们要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政治责任,着力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有效维护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切实把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在维护金融安全的实践中。

胸怀“国之大者”,深刻领悟维护金融安全的重大意义。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发展好与坏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金融安全不仅表现在金融资产的安全和金融制度体系的稳定上,更与国家政治安全密不可分。维护金融安全已经成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重大成效证明了守住风险底线,是一切金融工作的前提,也是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体现。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系统构建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对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提出全新挑战。建设金融强国必须立足“两个大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重点机构风险,强化安全保障,为国家和平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织密金融安全网,扎实履行防控金融风险职责使命。一是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风险防控协调机制。省委书记、省长“双牵头”的党政同责防控风险机制在全国较早落地。率先组建原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云南省),州(市)级财政金融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和金融风险化解委员会机制建设实现全覆盖,央地监管协作持续加强。二是稳妥处置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推进全省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由峰值26家压降至1家,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进程加快。履行好云南省金融支持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牵头部门职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工作有序推进。加大保交楼和行业风险出清金融支持,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三是全面清理整顿金融秩序。会同省公安厅实施“五分钟”和“两小时”新型银警联治保障机制,推动涉赌涉诈“资金链”精准治理,全省涉案账户占全国比重持续下降。四是持续构建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制度作用,推动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推广由地方政府、银行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参与的“政银管”全流程风险处置应急演练,云南省县域应急演练覆盖率超95%。

统筹发展和安全,走好金融高质量发展云南实践之路。一是以系统协同强化监管协调。持续加强外汇、货币、支付、征信、反洗钱等监管,强化货币、财政、产业等政策协调配合,合力推动金融政策落地见效。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畅通金融风险案件线索移交渠道,监审联动、行刑衔接、纪法贯通,高效化解处置风险。二是以风险防控守护金融安全。以进促稳,推动在发展中化解风险。完善“治已病”和“治未病”相结合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框架,建立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持续强化金融市场乱象整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三是以优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科技金融,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融资云南行动方案,建立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坚持“先立后破”,统筹把握好金融对绿色发展和传统能源转型的支持。发展普惠金融,持续加大对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发展养老金融,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提高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发展数字金融,推进“融信服”平台建设,持续提升数字金融的效能。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 报头

  • 全力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 防控金融风险 维护金融安全

  • 以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底色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唱响佤山幸福歌 共谱民族团结曲

  •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助力云南资源经济发展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