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昆明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宜良乡村抱团发展激活共富动能

全县112个行政村实现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村级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工人包装鸡蛋。

近日,走进宜良县竹山镇团山社区,位于村庄东北面的蛋鸡养殖现代化厂房内,工人们正忙着将一枚枚新鲜的鸡蛋打包装箱。

这里离城区较远,过去,各个合作社单打独斗,未形成规模化运营,村集体和群众收入一直无法提升。竹山镇级合作社理事长张发棵介绍:“2021年起,通过谋划实施七彩梦乡·竹山生态养殖综合体——团山蛋鸡养殖园区项目,竹山镇采取‘党建+合作社+资本+企业’的对外承包模式,将上级集体经济项目扶持资金及各村自筹资金作为原始股金,同时整合政府产业扶持资金,合作共建高效现代产业蛋鸡养殖示范基地,推动村集体入股500万元,实现收益115万元。”

2023年以来,宜良县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优势,组织指导竹山镇成立镇级合作社,推动19个村(社区)合作社全覆盖,以“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运营模式抱团发展,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路径,以群众增收致富、集体经济壮大、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镇级合作社成立以后,一方面对接蛋鸡养殖企业,提供技术、种苗、药物、饲料、定价收购等要素保障,推动科技兴农、强农;另一方面实体化运作蛋鸡养殖、饲料加工、粪污资源化利用、林下易可燃物清理利用、矿产资源运输管理服务等5大业务板块,“串”起一条蛋鸡产品深加工全产业链,带动种植、畜牧、物流、旅游等上下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开展“筑巢引凤”活动,依托天元数学国际交流中心资源优势,搭建销售渠道,预计增加产值115万元以上。

目前,宜良县4个乡镇(街道)成立镇级合作社,112个行政村实现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全覆盖,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平均收入达37.09万元,其中年收入50万元到100万元的村(社区)12个,占比10.7%;10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22个,占比19.7%。

本报记者 熊明 通讯员 李静 陈艳涛

  • 昆明市举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花卉行业竞赛

  • 宜良乡村抱团发展激活共富动能

  • 禄劝板栗产业撑开群众“致富伞”

  • 报头

  • 复诊不缴费已有2.3万余名患者受益

  • 乐活学苑惠桑榆 文化养老暖金秋

  • 五华区连续3年大幅增加辖区学位

  • 斗南街道入选全国“工会枫桥”示范点

  • 晋宁区农村劳动力累计实现转移就业12.61万人

  • ​嵩明莱雅广场开工

  • 石林县召开人参果产业链促进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