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民教师

魏 磊

教师节临近,教育部官网发布了12位“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具体名单。认真学完他们的简要事迹后,不禁让人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民教师?

逄锦聚、安慧霞、贺来虎、李坚、赵东元、俞正强、杨梅、刘小清、王旭、农加贵、张艾平、王学利,12位教师,来自我国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区,覆盖大、中、小学和学前、职业、特殊等不同教育领域,他们当中有专注基层一线育人的普通老师,也有德高望重的院士、教授……这是一份充分征求意见、反复斟酌后推出的名单,具有足够公信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铸魂,是所有师者的毕生坚守。12位教师,深刻懂得“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天津的逄锦聚老师,带领学生扎根中国大地开展学术研究,主持编写全国大学生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重点教材;新疆的王学利老师,创新高职问题式专题化“大思政课”教学模式,并在全国高职学校推广。“思政课”是教师楷模们关注的核心,通过言传身教,他们要解决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的问题,正是“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问题。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内蒙古的贺来虎老师,扎根乡村教育,用爱心、耐心与匠心帮助乡村孩子跨越心理障碍;浙江的俞正强老师,从事基础教育,提出“儿童德育始于行”的儿童成长观;江西的刘小清老师,做实特殊教育,始终把奉献与爱心放在首位;云南的农加贵老师,只身撑起整所学校,既是老师,也是保姆、炊事员……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学生看到了何为“德”,潜移默化中滋养、培育着学生的品德修养。

无论是立德还是铸魂,最终都在于提升中国教育之“质”。山西的安慧霞老师,扎根幼儿教育,创新构建集团化治理体系,激活教师内驱力;黑龙江的李坚老师,身为国家一流学科带头人,81岁高龄仍致力科研,带领团队不断突破国际技术瓶颈……他们或推动教学管理获得新质量,或引领科学技术创出新材质,或在世界舞台打出中国气质,用成绩拓展了“知识见识”,诠释着“奋斗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坚守教育“魂”,厚植教育“根”,提升教育“质”。12位教师,就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教育家精神”的传承代表,就是现代化强国征途中人民最需要的教师!

  • 大理:民宿管理之困如何破解

  • 报头

  •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民教师

  • “活动式挂牌”莫成显性负担

  • 辩证看待高校专业调整

  • 规范整治助力行稳致远

  • 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支撑产业转移

  • 微看点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