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党建·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南方电网云南大理供电局和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队协同发力——

筑牢民宿消防安全“防火墙”

电力消防志愿服务队开展电力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排查民宿用电安全隐患。

检查消防设施。

排查民宿电气火灾隐患。

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旅游业蓬勃发展,各类民宿数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2024年春节期间,大理州共接待游客593.47万人次、同比增长123.07%,其中,民宿预订量跃居全国第一。

随着民宿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规模的日益扩大,其消防安全管理方面暴露出的问题愈发不容忽视。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队和南方电网云南大理供电局强化协作,着力防范化解全州民宿行业电气领域消防安全风险,全面提升电气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汇聚合力 筑牢民宿消防安全防线

作为旅游住宿领域中极具特色且深受游客喜爱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宿为游客们提供了别样的住宿体验,也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大理州大多数民宿是由民用住宅改造而成的,在消防规范的执行上水平参差不齐。不少民宿业主由于缺乏专业的消防安全知识和足够的安全意识,在消防设施的配备上存在严重缺失,灭火器数量不足、消防栓无水或老化损坏等情况屡见不鲜。同时,很多民宿配置了空调、电热水器等大功率用电设备和电动汽车充电桩,导致用电负荷激增;私拉乱接现象突出,存在电气火灾等诸多安全隐患。

近年来,因民宿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事故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此类火灾一旦发生,往往会因为民宿相对较为封闭的空间布局、疏散通道不畅以及住宿人员对环境不熟悉等因素,导致火势迅速蔓延,进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加强民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州政府关于抓好民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有效防范和遏制民宿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4月2日,大理供电局和州消防救援支队共同印发了《关于民宿电气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充分调动“电力+消防”监管效能,在全州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民宿电气火灾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截至8月31日,相关部门对全州现有的8339户客栈民宿开展了专项联合检查,发现火灾隐患3464处,督促整改2358处,有效提升了民宿安全管理水平。

为持续推动大理州“电力+消防”协作机制走深走实,有效防范化解全州电气火灾风险,大理供电局和州消防救援局决定,从今年11月至明年3月底联合开展大理州“电力+消防 平安守护”行动,紧紧围绕隐患共同防治、业务交流培训、消防宣传教育、应急救援联动等方面,强化部门协同作战能力,筑牢安全防线。

多管齐下 全方位保障全州消防安全

随着冬季的到来,用电取暖增多,加上生产忙、节事频,电气火灾风险明显增高。大理州各级供电和消防部门高度重视,认清严峻形势,切实增强消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措施,抓实民宿行业电气火灾隐患治理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供电部门最大限度动员供电所、配电管理所电力人员,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站执法人员以及各行政村群众电力护线员等基层力量参与民宿用电安全隐患排查;消防部门对各家民宿的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灭火逃生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深化“电力+消防”机制,加大民宿用电安全隐患整改力度,对存在电气火灾隐患且拒不配合整改的用户,供电局及时向消防报备,通过执法手段,形成示范震慑。定期、不定期组织对民宿用电安全隐患治理情况开展“回头看”,确保治理工作落地见效。

在紧盯民宿行业消防安全的同时,持续开展供电端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强化电力行业系统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在“119”消防宣传月期间,相关部门组织电力消防志愿服务队,以“敲门入户送平安”的模式,走进用电安全意识薄弱的农村、山区以及人流密集的重点场所,大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电气产品购买、检查、使用等知识;劝阻“飞线”充电、私拉乱接电线等不安全行为,规范用电安全;精准做好防山火宣传,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各级供电和消防部门增强互信共识,共同提升电气和消防业务专业化水平,以资源共享、平台共筑、机制共建、信息互通、工作互援为目标,充分发挥常态化联动联络机制作用,在涉电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消防安全联防联控,消防设施、供电和消防服务保障,培训演练,快速反应等方面加强合作,形成具体的行动计划,深化消防护电力、电力助消防的工作模式。

大理供电局充分发挥技术、管理、人才优势,认真落实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同时,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队指导和帮助大理供电局全面提升应急特勤队伍能力和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治理综合水平。双方将携手并进、共同努力,助推“电消协作”向更深、更广、更好的方向发展,为维护全州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通讯员 董宁

  • 筑牢民宿消防安全“防火墙”

  • 群众难事有人帮急事有人管

  • 报头

  • 思茅区:支部建在咖啡产业链上

  • 建设千村彝美 助推万村共富

  • “党建+”焕发山村新面貌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