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党建·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永德县户丫村党总支问计于民、问效于民——

“党建+”焕发山村新面貌

宽敞平坦的道路,一棵棵杨梅树整齐排列,墙体绘画栩栩如生,排污管道在地下井然运作,村民茶余饭后可到新建设的活动场所娱乐休闲。“现在,在我们村里生活特别舒心。”永德县勐板乡户丫村村民李永军连连点赞。

“过去进村的路特别窄,道路上污水四溢,秋收时节,粮食也没办法‘一步进家’,还需要人工二次搬运。”户丫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穆文锐说。户丫村党总支向乡里反馈了这一情况,2023年,成功获批沪滇携手兴乡村项目资金30万元,用于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

为把项目资金用好,户丫村党总支发挥村里“同心联”细化协调和“理事会”民主决策的作用,召开群众会议,与群众一起商议,按照建什么、怎么建、如何管的思路,把30万元项目资金使用的决定权交给群众,落实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还权于民、还利于民、还信于民的“三问三还”基层治理机制。

经过商议,村里决定要扩宽道路并修建1个停车场、1个村民活动场地。施工过程中,需要砍伐1棵20多年的集体核桃树,涉及3户村民。对此,“同心联长”们发挥亲缘、地缘优势,认真开展群众工作。

村民吴天兰是核桃树的“主人”之一,听说村里进行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需要砍树,她马上同意。“村里环境问题一直是棘手的难题,现在有机会解决,我们也应该有所作为。让出核桃树修建停车场,以后我们也是受益者。”吴天兰说。

项目建设中,村民们积极发挥主体作用,主动投工投劳,无偿提供120平方米建设用地。“30万元的项目资金,最终做出了60万元的效果,群众的支持配合是我们村各项工作得到提升的基础。”穆文锐说。

通过多方努力,户丫村完成了1个村民活动场所、1个停车场、0.6公里污水管道的建设。村民们把保留下来的石水缸、石瓦片、石桌、石凳捐出来,用于装饰寨景、美化庭院,并主动参与到日常卫生保洁中。“小组每星期打扫一次卫生,只要地上脏了,我们就主动进行清扫,环境整治好了更要好好爱护呀。”吴天兰开心地说。

本报记者 李春林 隋鑫 李彤

  • 筑牢民宿消防安全“防火墙”

  • 群众难事有人帮急事有人管

  • 报头

  • 思茅区:支部建在咖啡产业链上

  • 建设千村彝美 助推万村共富

  • “党建+”焕发山村新面貌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