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老铁路特刊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老铁路建设者杨君梅与老挝学生帕萨妮——

跨国友谊 温暖延续

杨君梅在会富莱中小学。 本报通讯员 李恒 摄

中老铁路不仅承载着两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更见证了无数温暖人心的故事。位于老挝乌多姆赛省孟阿县会富莱村的中铁八局磨万项目部,便是这些故事中的一抹亮色。

在修建中老铁路期间,中铁八局磨万项目部的广大建设者不仅专注于工程的进展,更将目光投向了项目驻地对面那座村里唯一的学校——会富莱中小学。他们常常到学校开展义务支教活动,为孩子们带去知识与希望。

杨君梅是项目部的一名翻译,同时也是支教团队中的一员。她在教授中文的同时,还分享中国的文化与故事,激发孩子们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铁路建成后,杨君梅回国了,但她与老挝孩子们的情谊并未因此而中断。她通过视频通话和社交媒体,关心着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这份跨越国界的关怀,成了孩子们心中温暖的记忆。

今年中秋节前夕,杨君梅收到了一个包裹,包裹里都是啤酒、花生和大红菌等老挝特产,这是她曾经的学生帕萨妮特意为她准备的惊喜。这份礼物不仅是对老师辛勤付出的回报,更是两国友谊的见证。随后,她挑选了云南的特产鲜花饼寄给了帕萨妮,希望这份礼物能带给帕萨妮一份来自远方的甜蜜与惊喜。

得知帕萨妮现在仍在努力学习中文,师生俩约定,帕萨妮大学毕业后,一定要乘坐中老铁路列车来中国,亲身感受中国的美丽与繁华。

“帕萨妮见证了家乡因铁路而兴,人们的生活因铁路而美。中老铁路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连接两国人民心灵的桥梁。”作为这条铁路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杨君梅与帕萨妮之间的跨国情谊,也将如同这条铁路一样,跨越山河,温暖人心,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色彩。

本报记者 胡晓蓉

  • 水果进口 前景喜人

  • 跨国友谊 温暖延续

  • 匠心护航 平安畅行

  • 师徒情深 共筑通道

  • 用心联通 增进合作

  • 运行千日 通途共荣

  • 报头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