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江川区紧盯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盘清资源算好账,整合力量盘活存量低效工业用地和闲置土地,培育产业发展新模式,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问题,经济发展提速冲刺,跑出“加速度”。
在江城镇云南国峰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棉柔巾生产车间,全自动化棉柔巾设备正在高速运转。“2024年的效益比较好,出口额有400多万元,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公司副总经理伍永凤介绍,公司自2022年8月从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搬迁到江城镇翠峰纸业老厂区,在江川区委区政府和江城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依托宽敞的生产用房和优越的交通优势,产品生产及出口缅甸、老挝及东南亚国家的能力都得到大幅提高,目前已成为规上工业企业。
江城镇原云南翠峰纸业创建于1994年,厂区面积130多亩,曾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生活用纸生产企业,年产高档生活用纸原纸5万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该厂生产产能落后,厂区因停产而沉寂。
“如果能把存量资产盘活,让沉睡资产变增收活水,就能有效破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难题。”江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权说。
作为云南纸制品产业的重要区域,江城镇发展纸制品加工历史悠久。2024年以来,江城镇坚决扛牢抓经济促发展的主体责任,以纸制品产业为发展总方向,优化产业布局,探索链式集群集聚,盘清16个村(社区)资产资源286处(所),依托江城纸制品园区一期项目,通过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内培外引等方式,吸引6户纸制品企业落户翠峰纸业老厂区,除了擦手纸,还生产手帕纸、厨房用纸、湿纸巾、棉柔巾等产品,产业链条也得到进一步延伸,不断推动江城纸业向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江城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江城纸业商会成长为全省“四好商会”,打造“天长地久”“XSD”等一批知名品牌,汽车专用水杯抽纸获国家专利。如今,全镇已有纸制品企业16家,年加工纸制品约6万吨,覆盖全省90%的客户群体,产值预计可超7亿元。截至目前,江城镇已自主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共有经营主体7303户,其中内资企业927户,新设内资企业188户,已认定区级农业基地40户、市级农业基地26户,申报省级基地2户,完成农贸分离6户。
“从2021年到现在,我们纸制品园区税收从20多万元到2024年的接近200万元,实现了连年翻番,带动了附近400多人就业。目前,江城镇正在积极争取国家新一轮土储专项债申报工作,加快推进纸制品园区二期226亩地块的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周权表示,下一步,江城镇将以“到2035年产值破百亿元”为目标,坚持绿色化发展,精心规划、积极招商,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全面唱响“破旧赋新进行曲”,努力将江城纸品产业园打造成为面向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中高端生活纸品加工基地。
本报记者 杨茜 通讯员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