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李世祖 余学聪) 近年来,祥云县东山彝族乡通过精心做好“选、引、用”三篇文章,鼓励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全面摸底,做好“选”字文章。坚持党委统筹,充分履行党管人才的政治责任,将优秀外出求学的大学生纳入人才库。全面掌握78名优秀大学生的信息。为进一步加强村组干部队伍建设,乡党委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精心筛选出13名政治素质高、能力突出、群众认可的大学生,作为村“两委”后备干部。
精准回引,做好“引”字文章。借助春节和寒暑假,召开返乡座谈会,宣传创业典型,鼓励优秀大学生将个人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2023年,乡党委根据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需求,成功引进一名精通视频运营的大学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专职负责东山的宣传推广。以返乡兴村大学生为重点,乡党委书记及各村党总支书记与优秀农村青年结对,针对实际困难给予积极帮扶,2024年共结对帮扶15名优秀农村青年,为其解决困难问题21个。
知人善任,做好“用”字文章。针对返乡大学毕业生既是“村里人”,又是“返乡人”,更是“新农人”的实际,通过深入了解其思想动态、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就业意向等,因材施策,合理引导帮扶。对于有意愿回村任职的大学生,提供跟班学习和村级事务参与机会,时机成熟时选任进村“两委”班子;对有创业意向与具体项目的大学生,提供金融贷款、培训、创业指导等全方位支持。近年来,通过届中调整,共依法依规补选了4名大学生担任村“两委”干部,通过项目、贷款等政策支持,成功帮助8名大学生返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