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西盟佤族自治县围绕打造“公园城市”的目标,按照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持续推进城市公园规划建设,建成“口袋公园”、滨河公园、休闲公园等重点民生项目,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行动,为人民群众打造了更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西盟县东城社区东朗河畔,河水清澈,环境优美,沿栈道长廊而行,簇簇翠绿赏心悦目。“过去,东朗河河道附近大多是荒田、杂草地,环境也不好,平时都没人会来。”市民欧阳建宏说,“政府从照明、无障碍设计到绿植品种选择都下了大力气,让我们既能看到美景,又有了和邻居们沟通感情的地方。”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西盟县通过绿美城市、绿美社区建设,逐步提升市民人居环境,全面均衡城市绿地布局,扩展市民游憩空间,提升城乡居民和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截至目前,西盟县已完成8个“口袋公园”及2个综合公园建设,新增城区公园绿化面积6.56万平方米。对部分老旧小区进行提升改造,新增及补植缺塘、断头绿化面积约3.6万平方米,投入资金705.73万元。
在城市“硬”设施上下大力气的同时,西盟县也在城市“软”治理上下功夫,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西盟县通过深化“党建引领+网格支撑+群众主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用好“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以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点单服务”为载体,推动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同时,组建社区先锋志愿服务队,发动在职党员、社区老年人、青年志愿者等力量,开展环境保护志愿服务、联建共建活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
勐梭镇勐梭社区通过完善“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单元”的基层治理架构,按照便于管理、便于组织、便于服务的原则,科学划分网格片区44个,优化调整网格13个,配备网格管理员1名,网格长13名,并优选44名先进群众代表担任网格员,服务居民。
本报记者 沈浩 通讯员 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