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聚焦2025云南省两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们都是“代言人”

携手促团结 共绘同心圆

扫码看视频

云南进入“两会时间”,代表、委员们带来了沾着“泥土”与“露珠”的声音,传递群众心声,反映全省各地和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这一期,让我们跟随代表委员们,欣赏一支“彝族花鼓舞”,看一张民族团结“大合照”。

施忠诚代表:我为“彝族花鼓舞”代言

彝族花鼓舞是峨山彝族自治县的文化瑰宝,也是该县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省人大代表、峨山县长施忠诚介绍:“不同民族的人们围绕着花鼓舞这一艺术形式,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彝族同胞们毫无保留地传授花鼓舞技艺,各民族同胞欣然接纳并融入自己的文化元素。文化交流与融合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峨山生根发芽。”

彝族花鼓舞主要分为急鼓和板鼓两部分。急鼓迅猛激昂,舞者们以热情奔放的舞姿诉说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板鼓悠扬庄重,节奏轻柔舒缓,传递出彝族人民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彝族花鼓舞也于2021年6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峨山县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非遗传承保护”的新路径,为彝族花鼓舞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截至目前,峨山县已建立1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花鼓舞”传承点。去年4月,玉溪市非遗展示馆在峨山开馆运营,以彝族花鼓舞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上了更广阔的舞台。各民族同胞可以在这里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群众的广泛参与,不仅增进了各民族对非遗文化的认同,还进一步夯实了民族团结的根基。

施忠诚表示,峨山县将继续加大非遗传承与保护力度,全力推进玉溪市非遗保护传承体验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利用非遗的独特魅力,促进各民族之间更深入地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彝族花鼓舞的舞动中绽放得更加绚烂。

张已戌委员:我为“一张照片”代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勉励大家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回信的消息传来,普洱市各族群众沸腾了。大家在民族团结誓词碑前共同庆祝的画面,定格成了一张民族团结“大合照”。

收到回信那天,省政协委员、普洱市融媒体中心总编辑张已戌在现场见证了这一时刻。“每每想起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回信时刻,我的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张已戌回忆,“我在采访中看到,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方有富在誓词碑前为孩子们讲起远去的故事,方有富的儿子方财兵在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时,坚定地表示要坚守先辈誓言、继续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一座碑、一封信、一份誓言,让张已戌看到了各民族儿女践行誓言的决心和团结到底的信念,也让他成了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背后故事的讲述者,向更多人讲述他眼中那些可亲、可爱、可感的普洱民族团结故事。

“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今天,媒体从业人员应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用更加出彩的方式讲述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张已戌表示,希望能够进一步提炼好誓词碑精神,打造全国性民族团结论坛,助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干部教育基地,加快媒体融合、做好国际传播、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同时,用好云南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出一批文艺精品和时代佳作,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报记者 彭锡 龙彦

  • 切磋琢磨

  • 携手促团结 共绘同心圆

  • 报头

  • 放大“黄金线路”效应 提升对外开放能级

  • 多听基层声音 多解群众难事

  • 中老铁路运输忙

  • 黄金线路 希望飞扬

  • 聚焦三育并进 提升核心素养

  • 探索非遗传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