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钰莹
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阐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方针原则、战略路径、实践要求,是一个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我深刻体会到,作为理论工作者,要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要深入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理论工作者要坚定理论自信,担负文化使命,运用多学科学术资源,不断深化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把握相互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这一思想的鲜明思想主题、严密逻辑结构、深厚学术基础,持续推出高质量成果。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对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追根溯源研究,展现思想理论的学理基础和发展脉络,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核心要义的理解。在阐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理、道理、学理、哲理、情理、事理时,要全面增强宣传阐释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
要推动云南特色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发挥云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优势,深挖优秀传统文化潜能,深入阐释云南特色传统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辉煌成就、宝贵经验,构建地方特色学术资源信息平台,促进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把这些价值充分发掘出来,推出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让文化自信融入全省各族人民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促进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
要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讲好中国故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的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一战略定位,要建强用好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区域国际传播研究所,不断推出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现实意义的创新研究成果。发挥理论研究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做实做细做精学术交流、文化交流、民间交流等多种交流形式。采用外国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面向周边国家和民众全面展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其对中国的认知,增进其对中国的情感,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南亚东南亚国家。
[作者系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项“云南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X2024YB0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