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璠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通过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作为一名青年宣讲员,深切感到方向更明、信心更强、责任更大、干劲更足。
我的家乡在云南保山,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腾冲市和顺古镇艾思奇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现在就需要像艾思奇那样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讲好的人才。我们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大众化、通俗化,就是人民满意。《纲要》指出: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是我们新时代宣讲者应该时常铭记的工作导向。
要通过学习提升观察力。对于青年宣讲者来说,既要从全局上观大势,又要从细微处察丝毫,既明察人之所见,亦洞悉人所未见。要在海量信息中把握全局,以大众视角甄选信息,需要沉下心气、投入心力、端正态度、从细微入手。要紧贴群众的新变化,提炼细节,以新应新、以变应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有分量的宣传佳作。就云南而言,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小切口”宣讲选题带动“大宣传格局”形成,用更好的宣讲作品服务群众。
要通过学习激发创新力。事实证明,进位争先、寻求突破的根本,就在创新力上。要实现全方位、高标准、可持续地走在前,就必须塑造与之相应的创新力。每一次宣讲都能带来一次思想碰撞,每一次总结反思也能产生智慧火花。只有创造更有思想力的精品佳作,才能够让宣讲者“讲得下去”,让广大听众“坐得住”。创新的魅力能让宣讲成功,而且能让群众迅速地认可。2021年我到昭通市龙头山镇宣讲,我清晰地记得宣讲结束后一位彝族大妈拉着我的手表达内心的感动。
通过学习磨炼执行力。宣讲是不容易的,因为要先“坐冷板凳”才能写得出,然后再“行万里路”才能讲得好。宣讲员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宣讲的任务是传播好党的创新理论,只有自己学得好、学得深,才能做好宣讲工作。我们要打好基本功,打好基础仗,做好每一次的宣讲。
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继续学好用好《纲要》,我们将真正做到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守正创新用好宣讲力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系云南杨善洲干部学院教务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