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昕
岁末年初,各地各部门正在复盘全年工作,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但有的党员干部到基层检查工作浮光掠影,动辄一日看尽长安花;调查研究未能深入基层一线,犹如蜻蜓点水;驻村帮扶重面子、轻里子……此类现象值得各级党组织关注,并及时督导整改。
如今,交通便捷,各地各部门的机关党员干部迈进基层、群众的门槛并不是什么难事。然而,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因动力不足、能力不足、担当不足而不想、不能、不敢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的心坎。有的经常下基层,直奔群众家里去,看似迈开步子、甩开膀子、俯下身子、眼睛向下,实则身入基层但心未入基层,表面上和基层群众面对面,实质上并未心连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人们普遍处于生活快节奏、工作高压力的状态。党员干部既然到了基层,就要像秤砣一样沉到底,如走亲访友一般,以真情换真心,静下心来和群众坐在一起,拉拉家常、聊聊心事、听听牢骚。反之,假如认认真真走过场终将无功而返。
迈进群众门槛,更要走进群众心坎。党员干部当深刻认识到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躬身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可以采取政策解读、换位思考等方式方法体察民情,把就业、医疗、教育、生态环境、农副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真实情况了解清楚,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到群众的心坎上,用心办实事、倾情解民忧。只有如此,才能赢得群众信赖,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