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花潮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寻花记

杨晓燕

春令时节,太阳的光芒多了些许温柔,几枝鸡爪花缠绕在小院的篱笆上,一缕缕细细碎碎、浅浅淡淡的香气在农家小院里氤氲开来。菜园里的金色菜花开得正好。院子里,人们忙碌着。厨房的炊烟混合着腊肉的香味,几个孩子追着小狗在厨房间进进出出,老人在院子里眯着眼睛晒太阳。

“开饭咯!”随即,一家人围坐在老式的八仙桌前,品尝着一桌的鲜花菜肴。

这一朵朵花,本该出现在山间,最终零落在尘土里。它应该静默在叶脉间,享受着春天的宠爱,在雨中接受洗礼,抑或在灿烂中盛放,然而它此刻却以一种沉睡的姿态躺在餐桌上。

很难想象,一朵花的生命可以以这样的方式给人的生命以滋养。花无语,但留香。

春天的餐桌,当然少不了鲜花菜肴。在人们印象中,鲜花是用来欣赏的,而云南人的鲜花是用来烹饪的,尤其在春天这个百花盛会,餐桌上断然少不了诸如芭蕉花炒肉丝、腊肉蒸芋头花、马桑花炒火腿、凉拌棕包花、豆米苦刺花汤、油炸瓜花、木棉花炒酱、凉拌棠梨花之类的菜品。要是此时再配上一壶鲜花酿,那定是人生之惬意时刻。

云南人大概是舍不得春去花落,想要用“秀色可餐”来留住花朵的价值,用舌尖来感受春天。

老家的味道,与花有关。漫山洁白的苦刺花在微寒的春风中摇曳着。祖母背着竹篓,踩着碎步穿行在白茫茫的苦刺花丛中,从刺枝上摘下一朵朵花。她脸上满足的神情,似乎把整个春天的花朵都收入了囊中。

炊烟下,土墙青瓦,村里的女人们在小院中忙碌着,她们把摘回来的苦刺花、棠梨花洗干净,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后存储起来。等到农忙季节,再把晒干的花放在水里泡发开,漂洗数遍后拿来煮豆米、炒腊肉吃。记忆中,每到收种的季节,祖母准备一盘腊肉炒棠梨花,一碗豆米苦刺花汤,用来招待帮我家春耕的邻居大伯。傍晚时分,一身泥水的大伯歇下犁耙,斟一碗小灶酒,吃着满嘴流油的腊肉,喝着苦刺花汤,神情满足,心情舒畅。

早晨起来,把棠梨花粑粑、金雀花鸡蛋饼当作美味早餐,当是不错的选择。在老家传统的烹饪方法里,金雀花和鸡蛋搭在一起堪称一绝。在清代的《养生录·餐芳谱》里记有采食金雀花的记载:“金雀花,摘花,汤焯,供茶,糖醋拌,作菜甚精。”的确,当软糯酥香的味道入口的那一刻,把你沉睡了一夜的味蕾打开,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这是一个春雨之后的清晨,阳光洒在屋后的菜园子里。那些庄稼像是被雨水洗过一般清澈透亮,树木的清香夹杂着新鲜泥土的气息弥散在空气里。阿公背着一只小竹篓,走在被云雾轻吻着的山路上,草叶上滚动的露珠闪动,露水打湿了阿公的黑布鞋。透过水杉的枝叶往远处看,几只野鸭在山涧里嬉闹着,云雀清脆的叫声划过云际,震落了松叶上挂着的露珠。阿公踩着松软的落叶,哼着小调在密林里走着。阿公今天要去摘花。也许你不信,一个老翁去采花,但是老翁的确是去采花,他采的是金雀花。在茂密的灌木丛中,偶尔有几枝金雀花探出脑袋,那一朵朵金黄色的花朵小巧精致,恰似一只只欲飞的金丝鸟。比起金雀花的颜值,人们更热衷于它独特的味道。阿公伸手拉过一束花枝,小心地摘下花朵放在竹篓里。阿公知道,半开的金雀花口感是最好的,与鸡蛋一起清炒,花蕊有肉质的香味,花瓣有花的清甜,堪称是一道独特的菜肴。

“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春风中,棠梨花洁白剔透,盛开在山野上,摇曳着山乡的美丽。一只小蜜蜂扇动着轻盈的双翅,停靠在一簇洁白的棠梨花上,用触角探寻着花蜜的芬芳,然后伸出长长的口器吸取着棠梨的蜜汁。不远处,一位服饰艳丽的彝家阿嫂,拎着竹篮穿梭于山间的棠梨花丛中,寻找着可以采食的棠梨花。纷飞的花瓣飘落在阿嫂的发辫上,阿嫂轻轻地将花瓣摘下,撒在山上的小溪里。溪水里,几只身材修长,身披洁白羽毛的鹭鸶在嬉戏。阿嫂摘了两片麻栗树叶叠成碗的形状,在溪水里舀水喝,入喉的泉水丝丝甘甜,看着篮子里采摘好的棠梨花,阿嫂索性在水边捡摘起来。因为阿嫂知道,棠梨花要采摘刚打花苞的才鲜嫩可口,开了花的就不好吃了。回家之后,阿嫂便麻利地把棠梨花放在锅里煮熟,再在清水里浸泡,这样可以把花的涩味去除。去了涩味的棠梨花,你可能难以想象它可以与蒜苗、腊肉、韭菜、豆豉一起爆炒,炒出来的佳肴,味道微酸,带着一点香味,甚是馋人。

古人对棠梨的认识,早在《诗经》中就已经有记载。元稹也写过棠梨:“三春已暮桃李伤,棠梨花白蔓菁黄。”那一树树簇拥着的洁白的花,云锦般铺洒在春日的阳光里,随风摇曳。就是这样的花,云南人定将它装入自己胃里才算舒坦。

在众多的花中,我最喜欢桃花。兴许是因为《诗经·桃夭》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让我对桃花另有一种念想。三月的桃花,遥看如锦似霞,近看极尽娇媚。一丝丝的柔美,一缕缕暗香,含羞半敛浅浅含笑。

兴许是对桃花的某种偏爱,不借桃花做点什么,总觉得辜负大好春光。穿行于桃林,有花瓣掠过耳畔,落在发髻,纤纤素手,拾几瓣桃花藏于袖中,顿有种暗香盈袖的雅致。煮酒一锅桃花粥,酿一壶桃花酒,邀几个好友,徜徉在月色如水的夜晚,享受着时光的恩赐,那场景,想想就有意境。

我不擅长于制作美食,但对于香甜美艳的桃花粥,总有一种想要尝试一番的冲动。春日午后,与好友相约去屋后的桃花林里摘点花瓣回来熬桃花粥,酿桃花酒,那是对春天的另一种情。采得桃花,洗净,取适量香米,凉水下锅,放入冰糖,中小火熬煮。桃花去蕊留叶片,用盐水洗干净,清水浸泡,香米煮二十分钟以后再将桃花瓣倒入锅中,搅拌均匀后便可盛碗中食用,这样,一锅清香浪漫的桃花粥就做好了。当软糯香甜的桃花粥入口一刹那,便觉把春天吃到胃里了,终于没有辜负这个季节的美好。

在云南人的眼里,春天里请客人吃花是另一种尊贵。“鲜花宴”是云南人待客的最佳方式,云南人似乎只有用鲜花食材来招呼客人,才足以表达真情实意。蒸煮、油炸、凉拌、泡酒……鲜花的烹调方式多种多样,让人流连忘返。

生活是一个朝气蓬勃的过程,没有永恒,也没有终结。当花朵在柔软的微风中摇曳,花瓣在阳光中洒落,零落在泥土中的时候,你我突然明白,很多东西的美是暂时的,要懂得去珍惜,去把握。与花共舞,享受的不只是过程,更重要的是能让人体会到生命的诗意与生活的美好。

  • 寻花记

  • 报头

  • 雨景(外两篇)

  • 春望(外一首)

  • 元谋纪行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