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游客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打卡拍照,当民宿老板热情递上一杯香醇自酿的梅子酒,当围坐在火塘边的亲切闲聊比景区导览更令人难忘——云南的旅游体验正悄然转变。这里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旅行目的地,而是民宿的温度、在地的烟火气和创新的体验,游客能在此真切感受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在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深处,方物之外·阿百腊民宿的火塘常年不熄。主理人杨建威把这座“灵魂茶山”里的文化韵味通过各式各样的体验活动,变为一个个与众不同的“景迈之夜”:清晨跟着布朗族阿妈采茶,午后用古法揉制茶饼、在瑜伽冥想中感受山野灵气,夜晚围着火塘用柴火烤糍粑。
方物之外·阿百腊民宿连续70天入住率超90%,甚至有来自挪威、新加坡的游客已经提前预订了今年11月的客房和茶文化体验。“他们不只来‘看’云南,还要来‘过’云南的生活。”杨建威笑道。如今,民宿将采茶、采菌、徒步等特色活动融入日常运营,就连在这里帮忙的义工,都有了“兼职茶农”的身份。这间民宿已然成为连接当地文化与生活美学的纽带。
奶油色装修风格、傣族纹样抱枕、总飘着咖啡香的院子——芒市傣族古镇里的简禾民宿充满温暖。主理人张爱玲的秘诀藏在细节里:“我们会为有需要的客人定制旅行攻略,提供优质的客房服务和餐饮服务;院子里的烧烤和游戏让天南地北的陌生人成了朋友。今年我们还组织除夕夜入住的客人体验长街宴,让他们在异地的年夜饭也吃得开心。”
这种“家人式”服务让简禾民宿全年入住率达80%,客人短暂的停留也延伸为长久的情感连接。“因为经营民宿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隔三岔五就会到这里放松几天,我们会一起逛古镇、聊天、晒太阳,还会互相寄特产。”张爱玲分享道。
民宿的升级,不仅在于硬件迭代,更在于以“民宿+”为核心的多维场景创新。
位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最北部的丙中洛镇,是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丙中洛云野·见江民宿藏于怒江大峡谷中间,处于观赏云海的绝佳位置。为了吸引游客,民宿打造了无边水池,成为拍照热门打卡地,主理人贺小虎表示:“求婚照、家庭照、情侣照等各种照片在这里诞生,民宿不仅能住宿,更承载着人生重要时刻的记忆。”
云野·见江民宿还积极探索“民宿+户外+拍摄”的新业态,充分利用丙中洛丰富的户外资源,将旅拍与户外游玩相结合,培养当地年轻人担任摄影师,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为丙中洛打造户外集散地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目前,云南已探索出“民宿+体育”“民宿+旅拍”“民宿+露营”“民宿+非遗”等“民宿+”融合型新业态,在带给游客丰富旅游体验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个个美好的瞬间。火塘里跳动的火光、小院晾衣绳上晃动的筒裙、无边水池倒映的笑脸,都将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最生动的注解。
本报记者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