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于明
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激扬奋进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深刻提炼了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非凡实践和宝贵经验,明确勾勒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蓝图及任务。云南广电传媒集团作为我省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举旗定向,牢记职责使命,准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遵循文艺发展规律,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推出具有深刻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影视文化作品,提供富有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的文化服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表率作用,为云南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守正与人民立场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只有坚守人民立场,才能精准把握文艺作品创作的正确方向。云南广电传媒集团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人民情怀,立足主责主业,树牢精品意识,把提高文化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不断推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以金彩视界影业为集团影视业务板块主体强化内容创新创作,从集团成立以来,累计摄制出品各类影视作品100余部,其中《九零后》《中国机长》《中国乒乓》《中国远征军》《舞乐传奇》《奔腾年代》等被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列入重点展映片单,获评“金鸡奖”“飞天奖”“金鹰奖”“华表奖”“金鹤奖”等各类国内外影视剧奖项58余项,其中电影《我本是高山》荣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这些展现新时代的影视作品,就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云南实践,是推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效统一”的有益尝试。
新时代文艺的发展动力来自人民。在广袤的生活天地里,人民的日常劳作、情感起伏、梦想追求等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宝库,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云南广电传媒集团始终坚持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内容创作的基石,深耕云南红土高原沃土,创新文化表达和传播方式,从人民生活中提炼主题、内容、形式和风格,创作出一批有情怀、有温度的优秀作品。纪录电影《落地生根》扎根怒江沙瓦村四年,用一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心血之作,记录了一部千年的民族进步历史,以小见大见证了脱贫攻坚带给中国98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举世成就;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历时三年,深入华坪县开展实地采风、创作摄制,用温暖的现实主义方式彰显张桂梅老师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引发观众的深刻共情,电视剧以网络豆瓣9.6分的评分成为2024年中国电视剧口碑第一的作品,成功开创了英模人物影视化改编创新表达新样式,印证了正能量作品完全可以拥有大流量、高人气和好效益。
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是推动新时代文艺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云南广电传媒集团紧跟时代变化,依托云南独特的民族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旖旎的自然景观,不断改革探索,与时俱进拥抱人工智能、数字化赋能,稳步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内容创作、形式业态的创新,打造新型广电传媒集团。我们联合摄制的历史奇幻题材电影《郑和下西洋1:沧海幽冥》,将大量运用新技术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拥有IP价值的沉浸式VR体验已在商用阶段。我们着力以影视产业强链补链的担当,稳步推进云南数字影视产业园建设,扩大云南“天然摄影棚”的影响力。我们将借助“澜湄电影周”的平台,持续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我省推进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文化产业繁荣创新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云南广电传媒集团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深耕云南文化沃土,秉持与党同心同向、与时代同步同行、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的初心,创作更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的视听文艺精品,打造立足云南、辐射全国的影视强军,为云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云南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