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大理丰富的花卉资源。近年来,从单纯的庭院观赏到形成产业,花卉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大理农业产业支柱。
聚焦当地花卉产业发展电力需求,南方电网云南大理供电局深化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以高质量的供电服务助推大理美丽经济“一路生花”。
电力赋能 朵朵花儿更新鲜
近年来,在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下,大理花卉产业加速转型。洱源县的天竺葵基地、祥云县的万头菊基地都在现代农业技术的赋能下快速发展,通过“龙头企业+村委会+农户”等模式,不仅培育了地方经济新增长点,更有效拓宽了村民就业渠道,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大理的各花卉种苗生产基地都建起了智能温室大棚,不仅可以智能调节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还能全自动开展花卉排灌和滴灌,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花卉种植对温度、湿度、采光控制和水肥管理都有极高的要求,智能温室大棚不能在夏季的白天、冬季的夜间停电,一旦停电,需要4至5个小时才能手动完成智能温室大棚保护流程,期间部分花卉将受高温或低温影响而损坏。”九鼎花卉基地负责人李云雄说。
为确保花卉生产不受电力影响,南方电网云南大理供电局定期组织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对花卉基地智能温室大棚用电设备、园区专变及线路进行细致的巡视检查,消除设备安全隐患,全力保障大棚内电力充足、电压稳定,确保花卉培育生长用电无忧。
鲜花常温下不易存储,采摘后须及时进入冷链保鲜库延长生命周期。“鲜花冷链保鲜库对电力的需求量很大,可靠的电力供应就是花卉保鲜和交易的关键。我们培育的天竺葵、火炬花、松果菊等200多个品种,年产量可达2000万到2300万株,主要销往北京、西安、广州这些大城市,所以鲜花保鲜至关重要。”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云南种苗分公司负责人说。
保鲜库内,花农们忙着切枝、分拣、包装的同时,南方电网云南大理供电局工作人员穿梭在一个个库房内,对保鲜库生产用电设备设施进行巡视和检查,保障冷库用电无忧。
破解难题 助花果丰收农民富
时下,南涧彝族自治县的红花,宾川县的桃花、梨花,鹤庆县的“大雪素”兰花先后绽放。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通过大规模种植、推广,在大理州,山地花种植、庭院花养殖渐渐成为助农富民的支柱产业。
走进南涧县阿者郎村,红花迎风怒放的田野里,村民正忙着采摘。为了让红花种植户用上“及时电、放心电”,南方电网云南大理供电局主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用电需求,向村民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对与红花种植生产相关的供电线路和用电设备设施进行重点检查和维护,对重要线路开展巡视、测温、通道清障,及时消除隐患,保障红花种植户用电不受影响,确保红花采摘烘干期间生产用电无忧。
春日正好,“水果之乡”宾川万亩桃花、梨花盛开,孕育丰收的希望。花海间闪动身着蓝色工装的忙碌身影,构成一幅幅明艳的春日盛景图。电力工作人员深入种植园开展供电服务工作,全方位检查供电线路和设备,及时排除隐患,针对花期灌溉、养护、照明等用电需求,现场答疑并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
在鹤庆县六合乡松园村,82%的农户通过“协会+农户”模式,发展兰花庭院经济,家家户户都在自家庭院中种植“大雪素”,年总产值突破470万元,庭院经济正“花开”城乡。
针对兰花规模化种植需求,南方电网云南大理供电局投资改造农村电网,为200余户花农安装专用电表,保障温控、灌溉设备稳定运行。供电服务人员深入开展基层服务,主动对接花农,开通业扩报装“高速路”,实现用户办电“零审批”。定期上门排查安全隐患,检查花房照明、抽水、喷灌、插座开关等用电是否安全平稳,向花农宣传科学安全用电知识,指导规范使用智能设备,及时解决用户用电难题。
南方电网云南大理供电局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助力大理花卉产业蓬勃发展,抒写繁花似锦美丽篇章。
本报通讯员 杨钰清 李华元 罗永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