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冯媛
4月中旬,正是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和老挝共庆泼水节的时候,一列列满载各国游客的列车穿行在中老铁路上,见证着这场一年一度的跨国狂欢,推动着中国与东南亚乃至更广泛区域的互联互通。
中老铁路于2021年12月3日开通运营,并于2023年4月13日开行国际旅客列车,实现了昆明与老挝首都万象之间当日通达。短短数年间,这条铁路显著增强了云南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的区位优势,有效助力云南成为开放的前沿和枢纽。
作为与老挝、越南和缅甸相邻的省份,云南肩负着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使命,而中老铁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今年3月底,中老铁路累计运输货物突破560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1300万吨;累计开行旅客列车7.1万列,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的48万余名旅客搭乘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跨境旅行。跨境贸易和人文交往犹如中老铁路快车的双引擎,推动云南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轨道上不断提速。
一方面,中老铁路使云南成为中国与东南亚之间跨境贸易的纽带,成为“一带一路”沿线贸易的重要集散地。中老铁路连通的不仅仅是云南和老挝,也逐步成为中国与东南亚铁路网互联互通的关键一环。在昆明王家营西站,满载东南亚水果的冷链车与中国智能家电、百货、农产品列车相向而行已成为常态。这些产品的目的地不只是云南和老挝境内,目前,铁路部门已推出“沪滇·澜湄线”“粤滇·澜湄线”“湘滇·澜湄线”以及“京滇·澜湄线”等国际货运班列,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同时,“中老铁路+中欧班列”实现联运,中老泰和中老泰柬铁路多式联运货车相继开通,来自四面八方的货物向昆明集结,以昆明王家营为核心区的国际班列集结中心加速形成,为云南口岸经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中老铁路在促进国际人文交往和民心相通方面也发挥着更突出的作用。在2025年为期40天的春运中,磨憨铁路口岸验放入出境游客达4.2万人次,同比增长49%。除游客外,中老铁路也为中外留学生、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各类务工人员的交流合作带来了便利。老挝留学生、泰国创业者、云南非遗传承人穿梭往来,各国专家学者相互交流,不同文化在列车上交融互鉴、美美与共,演绎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鲜活故事。
从茶马古道到滇越铁路,云南自古就是中外交流合作的重要门户和通道。如今,当先进的快速列车代替马队,当电气化铁路代替米轨,中老铁路让云南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贡献云南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书写沿边开放的云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