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植保无人机省时又省力

无人机植保。

宾川县是农业大县,葡萄、橘子等特色水果种植面积广泛。然而,传统的人工施药方式耗时费力,在药物喷洒的均匀度和精准度上存在明显不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制约着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

为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宾川县推广应用植保无人机打药技术,快速覆盖大面积农田。相较于人工打药,植保无人机配备先进的喷洒系统,能精准控制农药用量,确保农作物受药均匀,减少农药残留超标风险,保障农产品品质。

植保无人机还能大幅提升打药效率,每台无人机每天可以完成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农田的打药作业,大大缩短了打药周期,确保农作物在关键生长时期能及时得到药物防护。种植户杨云飞介绍:“我们果园有120亩左右,以前打药需要4个人打5天才能完成。现在用上了植保无人机,我一个人一天就打完了,节约了人工成本。”

“以前人工打药需要1800背到1900背药水,现在只用900背到1000背就可以打完。以前人工打药有的地方喷洒不到,现在用无人机覆盖面比较广,药水也节省下来了。”杨云飞介绍,购买植保无人机花了5万多元,但计算节省的人工和农药成本,差不多一年就能回本。

像杨云飞这样受益于植保无人机的农户在宾川并非个例。“我们从2018年开始推广植保无人机,主要销售给宾川县内的果园以及帮别人打药的植保飞手。截至目前,我们共销售近600台无人机,遍布宾川县各乡镇。”宾川昌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德选介绍。

植保无人机在宾川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推动农业生产向精准化、智能化迈进,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宾川县农业部门将加大对这一新技术的推广力度,让更多农户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红利。本报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徐晓霞 王静红 文/图

  • 新技术新农具 农业生产更智慧

  • 变废为肥 促农增收

  • “科技+”解锁农业新场景

  • 植保无人机省时又省力

  • 报头

  • 智能养牛 产业焕新

  • 轨道运输橙子轻松“出园”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