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云南旅游热潮的持续高涨和旅居产业的不断发展,马龙区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积极探索“党建+旅居”的融合发展机制,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建强阵地、整合资源,在全区逐步构建起一个覆盖全生命周期、满足多元化需求的旅居产业生态,不断擦亮马龙“旅居之乡”品牌。土瓜冲、咀子上、水箐、大半个山、石龙、扯度……马龙区的一个个旅居村火爆“出圈”,成为了时下热门旅居打卡地。
在旅居项目建设中,马龙区秉持党建定向、政府定位、市场定需、联建共建的原则,推行一个坚持、四方参与、三项服务、三方受益、五个转变的“14335”乡村运营模式,培育乡村旅居产业,打造服务优、质量强、有特色的旅居项目,吸引众多“新村民”定居马龙。
“土瓜冲成为了‘网红村’,很多人慕名而来,村内民宿需求量增加,经我们党总支研究,将于今年在杨外营居民小组打造一个全新的旅居项目,预计5月完工。”通泉街道杨官田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兵介绍,杨外营拥有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房屋结构,更加适宜长期居住。
推动旅居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支持。马龙区迅速反应、主动作为,由村党总支牵头服务好辖区内的旅居业态,同时区直相关部门配合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我们将打造人才驿站,开展旅居人才满意度调查和需求评估,为旅居人才搭建集服务咨询、建言献策、文体展示、集中展才等于一体的交流服务平台,吸引旅居人才到马龙区创业旅居,培育‘新村民’创业生态,把旅居业打造成民生产业,让美丽资源变美好生活,让‘流量’成‘留量’。”区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何维说。
本报记者 张雯 通讯员 何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