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亩补助多少钱?”“种出来的无筋豆是由企业统一收购吗?收购合同签订了吗?”“村干部有没有向你们讲过相关政策?”日前,西盟佤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干部下沉一线,来到联系乡(镇),就无筋豆种植相关情况开展走访,了解种植户的需求与期盼。
“身子沉下去,办法才能想出来。我们将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紧盯民生‘小切口’,深入群众身边,倾听群众诉求以及意见建议,自觉将监督融入基层治理,扎实有序推进利民惠民政策落实落地,进一步实现民生事大家管、大家议、大家办,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西盟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要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西盟县纪委监委在推进基层监督中,紧盯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下沉监督力量,延伸监督“长度”,深入基层第一线,从群众的“只言片语”、衣食住行中走访了解情况,掌握问题线索,推动落实好民生实事项目,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护航民生福祉。
为切实答好群众的“点题”,该县纪委监委不断强化基层监督的精准性和科学性,采取“五个一”的工作思路认真开展“下沉式”监督检查,看一看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谈一谈”“拉家常”式摸排问题线索,听一听群众的意见建议;查一查村集体“三资”管理、惠农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走一走”到基层工作一线了解各项工作实际推进情况。
“通过直插一线,‘沉浸式’‘体检式’监督,聚焦政策落实、群众诉求、干部作风等方面,以有力监督和有效问责清除民生领域背后的‘责风腐’问题,确保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切实提升。”西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西盟县纪委监委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畅通“信、访、网、电、微”“五位一体”监督渠道,构建全方位、常态化解决群众诉求的“答题”格局,从民生热线和群众信访中综合分析研判、梳理民生诉求,找准找实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让群众从一件件可感可及的具体事中感受正风肃纪反腐成效。
本报通讯员 刘奕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