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继洪 王璐瑶 饶勇 通讯员 赵云艺 子晓东) 近日,云南能投集团红河电厂扩建工程项目1×700兆瓦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运行,正式由工程建设阶段转入商业运营阶段。作为云南省“十四五”480万千瓦煤电规划中首家核准、首家开工、首家投产的项目,该机组的投产将为云南省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该机组采用全球最先进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具有参数高、煤耗低、调峰能力强、超低排放等显著优势。其热效率达46.34%、供电度电煤耗仅每千瓦时283.6克,较同类机组每年可节约标煤17.5万吨、减少碳排放50万吨。同时,机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指标均低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对助推云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我省煤电清洁低碳转型的生动实践。
红河电厂扩建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先后完成锅炉水压试验、厂用电受电、锅炉点火等7个关键节点的一次成功,展现了卓越的工程管理能力和技术实力。为确保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运行调试人员不断总结机组调试经验,优化设备系统运行操作方式。同时,大量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实现机组运行的智能化管理,有效提升机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在机组满负荷试运行期间,机组各系统设备运行平稳,参数指标优良,主要环保指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自动装置投入率、保护装置准确率、汽水品质合格率均达100%,机组平均负荷率达99%,实现机组安全、高效、低碳运行。
为满足红河电厂扩建项目并网发电需求,由南方电网云南红河供电局承担配套电网工程建设。该工程是南方电网公司的重点工程,也是云南省调整电源结构、增加电源供给能力的重点工程之一,总投资9600余万元,包括新建2条220千伏线路共40.9公里、改造1条110千伏线路2.84公里、新建220千伏变电间隔2个。工程投运后,红河电厂扩建项目发出的电能将通过220千伏红能线和吉能线,分别输送到500千伏红河变电站和220千伏吉安变电站,为红河电厂扩建项目电能输出提供可靠的“大通道”,助力红河电厂建设成为滇南区域最大的稳定电源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