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加快基地建设 提升玉米制种实力

弥渡县红岩镇竹园村委会下北邑村田野里,挖掘机、推土机轰鸣作响,工作人员正开展破埂、铲土、平整田块作业,高低不平的田地被削高填低,一块块梯台地雏形初显。

施工方云南润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润林说:“公司抓住雨水少的有利时机,今年4月8日组织机械进场施工。下一步,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还会逐步增加机械,争取在6月底完成工程量。”

下北邑村因为地块分布零散、高低不平、沟壑不通,农业生产效率低下。320亩制种玉米基地建设,让该村把种植的“坎”变成丰收的“梯”,田野处处孕育着新希望。

在新街镇永增村委会洱海厂村,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开足马力作业,推动170亩“巴掌田”变连片大田。“过了立夏,我家就开始种植制种包谷了。”家里的两块田并成1.2亩的一块田,永增村委会洱海厂村民曾云眉开眼笑。

新街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制种玉米基地4300亩,涉及全镇9个村委会,为农民开辟增收渠道。“项目建成后,我们将整合资源,抢抓节令,引导群众做好大春生产工作,确保产业发展、群众增收。”新街镇人大主席叶志说。

弥渡县是省级玉米种业基地,制种产业是当地产业化程度高、联系农户广、占农民收入比重大、农业效益显著、带动能力强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2025年,弥渡县投资2000万元,实施2024年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大县制种能力提升建设项目(一期),按照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信相通的标准,通过破埂、平整、改水、通路,建设1万亩制种玉米基地,加快玉米种业基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

国家级玉米种业基地建设项目涉及弥渡县寅街镇、弥城镇、红岩镇、新街镇4个乡镇,于今年3月开工,预计在6月完工,为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筑牢根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本报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杨宋 鞠强

  • 宣威市“五良两化”再造万亩良田

  • 报头

  •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步增长

  • 稳价备足“粮草” 服务直通田间

  • 红河电厂项目再传喜讯

  • 农业经济平稳开局

  • 玉溪段易门干线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 南华野生菌加工产业园二期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 勐海县早稻种植稳中有升

  • 数智化健康膳食产业链示范项目落户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

  • 加快基地建设 提升玉米制种实力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