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治疗的漫长道路上,肿瘤专科护士不仅是医生的重要助手,更是患者心灵的慰藉和力量的源泉,是患者治疗路上的同行者。
5月6日8时,“五一”假期后第一天,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便迎来了节后就诊高峰。为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有效应对节后就诊高峰,医院护理部主任关琼瑶早早就前往各科室实地查看护理工作情况。
“调配护士支援门诊化疗中心,保障每位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治疗。”“调配护士支援采血,保障门诊采血工作有序开展。”“调配护士支援静脉治疗护理专科门诊,缩短节后导管维护患者等待时间”……关琼瑶及时协调并解决各科室护理工作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患者就医无忧。
“我们面对的是肿瘤患者,他们不仅饱受病痛对肉体的折磨,精神上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们要用更真诚的爱去抚慰患者和亲属的伤痛,为他们提供安全、舒适、方便的护理服务。”结束紧张而有序的节后查房工作后,关琼瑶一语道出了肿瘤专科护理工作的初心。
1991年,关琼瑶参加工作,从此扎根肿瘤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护理研究。她擅长多种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对于肿瘤症状管理、人文关怀、安宁疗护等具有丰富经验。
在全球范围内,癌症始终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关琼瑶于2010年牵头成立了云南省第一个造口伤口护理专科小组,开设了云南省第一个伤口造口门诊、静脉治疗护理门诊,以专科护理学组为抓手,建立了“护学组驱动肿瘤专科护理发展”的模式,积极推动医院护理学科建设,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
为持续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服务内涵,近年来,关琼瑶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引入护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智慧护理系统,信息化赋能促进护理发展,建立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肿瘤专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全省推广该模式。长期以来,关琼瑶始终对肿瘤患者秉持着一颗仁爱之心,作为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她引入先进理念和技术进行推广运用,在省内率先开设静脉治疗、造口伤口、吞咽障碍、淋巴水肿、肺康复等18个护理学组,推动医院肿瘤护理亚专科建设,为肿瘤患者提供规范专业的专科护理服务。
在医院工作了30余年,关琼瑶见过许多晚期肿瘤的患者。为此,她积极推广安宁疗护,发展多学科、全方位综合服务模式——成立心理小组,帮助患者、家属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成立癌痛小组,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成立人文小组,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有温度的护理。近年来,关琼瑶开展尊严疗法的研究和干预,以期让肿瘤患者在人生最后一段旅程中得到足够的关爱。
搭建平台、开展教学、科研培训、重视护理人才培养、获批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眼下,关琼瑶正致力于打造一支优秀、专业的肿瘤专科护理团队,推动全省肿瘤专科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