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怡文 通讯员 王慧伶
初夏的昆明市宜良县北古城镇芦柴箐村,漫山的板栗树枝繁叶茂,一条蜿蜒于崇山间的崭新公路将彝寨与外界相连。这条由中铁二十局三清项目团队修建的27公里三级公路,不仅是今年1月通车的曲靖三宝至昆明清水高速公路的施工便道,还方便了当地8个村镇2000余户村民出行,更让藏于深山的土特产走向外界大市场。
“过去这里叫‘鹰见愁’,意思是路况连老鹰看见了都要发愁。”芦柴箐村村民周大强站在如今平坦的水泥路边对记者说,过去村寨与外界连通的是一条逼仄的土路,“鹰见愁”则是最险峻的山崖路段,狭窄崎岖、弯急坡陡,农用车路过这里都得小心谨慎。“如今7米宽的平坦水泥路十分安全,而且每天都有班车通往县城,方便多了。”
每天,满载板栗、稻米、山菌的货车沿着这条公路出发,被销往更远的市场。周大强家种植的板栗今年首次通过冷链货车直达昆明市场,价格翻了两番。道路贯通后,沿线村镇特色农产品外销率同比提升60%,仅板栗产业就带动户均增收超万元。
在该段公路建设过程中,施工团队始终坚持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必保的原则,投入2000余万元实施生态保护,对百年老宅“一宅一策”进行修缮保护,为古树名木建立“一树一档”养护档案,道路绕避珍稀林木区,最大程度保留原始村寨风貌。
“便道我们只用一时,但老百姓要用很久,质量必须经得起考验。”三清项目党支部副书记王鹏说。依托便捷交通,当地正规划建设板栗采摘园、云海观景台等特色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