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基层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民办实事

蒙自市聚焦整治建设和美宜居山村

本报讯(记者 饶勇 通讯员 谭杰) 近年来,蒙自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实践经验,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围绕“两污”主要问题,聚焦补短强弱、聚能求变,坚持整治一批和善治一域同步同效,打造和美宜居“一村一主题”。

蒙自市突出组织引领,联动“人人参与”责任机制、“从我做起”素质意识和“众议众筹”聚合模式,坚持市、乡、村、组四级党组织领办工作机制,建立乡、村、组融合联动的乡级工作专班,“一把手”负责主抓,开展整体规划、点位提升、矛盾调处、纾困解难。计划从2024年起,每年规划整治提升100个村,选树一批优秀典型。

蒙自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补齐短板,走实“一、二、三”向上提升步伐,即:突出人居环境一个主题,聚焦“两污”整治两项问题,实现基础设施、群众素质、村容村貌三个提升工作成效。以“一户一方案”推动点位提升,建设一批绿美庭院,让房前屋后“一眼清、二看顺”;“两污”整治源有头、排有沟、化有池,实现人居换人心、环境换好景。同时,健全成效运用和成果转化促长效机制,推动干部规划家乡、务工返乡创业以及产业发展家门口就业的“蝴蝶+蝶变”效应。将可持续、能长效作为后续管理和长远发展导向,拆除一批老旧危房、整治杂乱空地,发动群众自建居家菜园子、果园地、小林院,打造“园地院”宜居环境。

期路白乡“一村一方案”量身定制美丽宜居乡村,以有限资金撬动环境整治和区域善治,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倡议捐资共建、拆旧建新、腾地让道,为村内整治提升“备足粮草”“预留要地”。该乡还探索“户增收+人受益≥村集体经济”的促增优循模式,以产业助力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近两年来,全乡发展林木类产业八角800余亩、林下经济草果提质增效200余亩,发展2000余亩玫瑰并实现就地加工。以枇杷和蓝莓为供应链,实现乡域内精深加工厂“零的破局”,带动本地就业120余人,实现产业增收6000余万元。

  • 石林县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产业“三级跳”

  • 山乡通公路 土货出深山

  • 探索人才智力转化之路

  • 报头

  • 蒙自市聚焦整治建设和美宜居山村

  • 智力转化落地 关键在创新

  • 盘龙区搭建平台助力青年创业

  • 走街串户暖民心 服务群众零距离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