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虹
在田野林间采摘徒步、在民居老宅中体验民俗文化、在大锅土灶旁品尝有机食材……如今,传统景区之外,越来越多游客选择到广袤乡野间体验“乡味”,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随之蓬勃发展。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为7.07亿,发展“乡味”旅游正当其时。一方面,发展“乡味”旅游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升级,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另一方面,有助于传承文化遗产,重塑乡土文化认同。可以说,高质量发展“乡味”旅游,兼具战略前瞻性与现实必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既然是“乡味”旅游,就得有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例如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村把晒秋作为篁岭旅游的关键元素,推出晒秋文化节、开发晒秋体验项目,晒秋从当地风俗变成标志性文旅品牌,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至。然而同时,有些地方为了搭上发展快车,一味向城市看齐,简单复制城市休闲项目,乡村旅游“乡味”渐失,反而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困境。
“乡味”旅游,特色是最大的吸引力。在旅游市场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千村一面”终难长久,“乡味”旅游应在保持乡土特色的基础上向体验性、融合性的方向发展。各地乡村唯有在实践中不断塑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才能让更多美丽乡村成为游客心中的理想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