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挣的钱,被拖欠了好多年呐!”“一次次找老板,可就是一分钱都要不到,这可怎么办呀!”在曲靖市马龙区王家庄街道王家庄社区小广场,多位村民满脸愁容,争相与巡察组人员诉说着心中的愤懑与焦急。
今年3月,马龙区委第一巡察组对王家庄街道党工委开展巡察“回头看”,对其所辖8个社区党总支开展常规巡察。巡察组深入社区,选定人员相对集中的小广场作为走访调研点。在与村民们交谈时,一个潜藏多年的“欠薪”问题浮出水面。
原来,早在2016年,云南萧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了400余亩土地用于芦笋种植。起初,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地不少村民纷纷加入,满心期待着能借此增加收入。然而,从2019年到2022年期间,该公司竟拖欠了33名村民高达20多万元的工资。后来,公司因经营不善,于2024年5月将土地转租给了新的承租方。但新老承租方之间因流转费债务纠纷僵持不下,农民工工资问题也随之被搁置。
巡察组高度重视,一场为农民工讨薪行动迅速展开。巡察组兵分两路,一组扎进资料堆里,仔细调阅土地流转协议、务工记录等相关材料,并实地走访核实;另一组开会座谈,督促街道积极与承租方协商解决方案。
在巡察组的积极协调下,街道、法院、司法所、社区等多方力量汇聚在一起,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既能解决债务纠纷,又能让农民工尽快拿到工资的良策。经过多次的沟通、协商,最终促成了三方签订协议,明确由新承租方支付工资21.5万元,并确定于2025年4月8日发放到位。
2025年4月8日,阳光灿烂,这个让王家庄社区33名农民工翘首以盼的日子终于来临。
“真没想到,拖了多年的血汗钱,今天终于能拿到手了!”工资发放现场,王大爷声音颤抖,眼中满是激动的泪花。
工作人员将一沓沓工资递到村民手中,笑着说:“大爷大妈们,这下可以踏实了。”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这笔跨越多年的欠薪,在巡察组的强力推动、多方的紧密联动下,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报通讯员 崔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