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昆明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云子

千年棋脉 续写新章

云子棋院。 本版图片均为供图

炉火正炽,刘廷举拈起长柄铁勺,精准地将温度高达1300摄氏度熔融的矿石溶液滴落成型。光影流转间,黑子如墨玉般深邃,透光时边缘隐隐浮现神秘翠环;白子则细腻若脂,温润胜玉。这指尖上的艺术,正是承载中华千年棋魂的国家级瑰宝——云子围棋。

穿越千年时光隧道,云子的传奇早在晚唐傅梦求的《围棋赋》中已有记载:“子出滇南之炉。”一路走过宋元陶瓷工艺,在明清两朝达到鼎盛,跃升皇室贡品。然而随着历史的沉浮,这份手艺曾濒临失传。1974年,国家体育总局下达重任,在云南昆明设立的科研小组凭着几颗残存古棋,在配方迷雾中艰难探索,终于在1975年让失传的云子涅槃重生。这份复兴的棋魂,随后作为国礼赠予英国、日本等国家领导人,在世界舞台上闪耀中华文化的光芒。

“刚入行的时候,每天重复做一件事,感觉很枯燥,几年后慢慢摸索出门道,我才对这门技艺产生了兴趣和热情。”云南昆明云子生产车间内,从业33年的云子技艺传承人刘廷举介绍,云子的荣耀,来自深山矿石的自然馈赠与匠心的千锤百炼。云南特有的紫英石、玛瑙等珍贵矿料,经12道严密工序,手工滴子决定厚薄方圆,窑变淬火赋予温润光泽,每一颗棋子都是匠人与炉火的精心锤炼。云子黑如点漆,润若凝脂,落盘之声清越如玉磬,冬执温润,夏触沁凉,成为我国棋具中举世公认的圣品。云子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云子品牌被指定为全国比赛用棋。

如今,云南云子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原云南围棋厂)肩负非遗传承使命,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探索。企业以7项保密配方为根基,既复原古法神韵,更勇闯工艺新境:环保云子攻克出口壁垒,七彩釉色系列演绎“彩云之南”意境,个性化如玉系列让传统走向现代生活,云子目前已拥有52项专利。

从贡品到国礼,从濒危绝技到国家非遗,云子千年的棋脉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生机。

本报记者 张雁群

  • 千年棋脉 续写新章

  • 指尖生花 彩线织梦

  • 九秩滇裱 四代守艺

  • 匠心守艺 风华永续

  • 报头

  • 非遗传承不在高阁 在转化与创新之间

  • 非遗春城 匠心焕彩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