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宾川县以“打造世界一流水果之乡”为目标,持续完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通过建设智能冷库集群、优化冷链运输网络,显著提升水果保鲜与长途运输能力。同时,加大外贸扶持力度开拓国际市场,推动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世界共享宾川水果的甜蜜味道。
走进宾川县宾杰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水果冷链加工中心,一个个圆润饱满的沃柑经过智能分选、包装后,迅速进入现代化冷库进行预冷处理,随后它们将搭乘冷链物流专车,开启跨越山河的甜蜜之旅。
公司总经理黄菲介绍:“我们整个厂区目前每天的加工量300到400吨,2024年全年水果总加工量为11万吨,今年预计会比去年上浮10%。我们现在出口以东南亚国家为主,其中越南和泰国是我们的主要出口国家。2024年总出口额为4000多万元,预计今年总出口额能够翻一番,达到8000万元左右。”
作为“中国水果之乡”,宾川水果种植面积达36.92万亩,年产量超100万吨。为解决水果保鲜和运输难题,宾川县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目前,全县从事农产品冷藏的冷库企业、合作社、个体户已达170户,建成46条分级打蜡生产线,冷库1300间(座),库容超75万立方米,果蔬初加工年生产能力超120万吨。
近年来,宾川县凭借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和积极的外贸拓展策略,助推水果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在积极布局冷链物流的同时,宾川县深化果蔬外贸出口便利化服务改革,全力推动水果走向国际市场。目前,全县共有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61家。
截至目前,宾川县累计有备案企业96户,备案面积43.64万亩,包装厂备案43个。该县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开展外贸企业“白名单”认定机制,联合市管、税务、海关等部门联审公示,引导企业和从业人员严格自律,诚信守法,文明经营,积极营造良好的外贸市场环境。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布“白名单”认定通告四批次14户外贸企业。
“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外贸发展。强化政策争取,积极争取外贸资金补贴,助力企业发展,积极为多户外贸企业申报推进外贸稳进提质政策,通过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有效减轻企业成本压力。”宾川县商务局副局长谭佳楠说。
依托全产业链升级,宾川的优质水果不仅实现错峰上市、溢价增值,更让“水果之乡”的甜蜜风味走向国际市场,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2025年第一季度,宾川县外贸经济进出口总额达2.23亿元,居大理白族自治州首位。
本报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张镔 温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