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智能化养殖 六十万羽蛋鸡过上“数字生活”

瑞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鸡舍鸡蛋传输带。

晨光熹微,建水县临安镇狗街村瑞和农业智能养殖基地开始了一天的运转。在这座占地180亩的现代化养殖场里,10栋标准化鸡舍整齐排列,与传统养鸡场不同的是,这里几乎闻不到异味,60万羽蛋鸡正在23摄氏度的恒温舒适环境中享受“数字生活”。

“过去养鸡全凭经验,现在则靠数据。”指着鸡舍内的智能环境控制系统,该企业总经理助理唐国军介绍,这套系统能实时显示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关键指标,将蛋鸡生长环境精准控制在最佳状态。得益于从德国进口的全自动化设备,基地实现从饲料配比到环境调控全程智能化管理。“通过手机App,管理人员可以远程监控设备运行,10万羽规模的鸡舍仅需1名工人管理,雏鸡存活率达99%以上,产蛋高峰期可持续9个月。”唐国军说。

这套先进智能系统的高效运转,对电力稳定性提出了极高要求。为此,南方电网云南红河建水供电局还专门打造了一张“会思考”的配电网。有了稳定的电力保障,全封闭生产线使基地产蛋率稳定在95%;鸡粪经生物发酵,变成有机肥反哺生态种植;新鲜鸡蛋通过冷链直达北上广深及东南亚市场……目前,基地日均外销鸡蛋200万枚,年产值超3亿元。

“以前在外打工,收入不稳定还照顾不了家里。现在在基地上班,每个月工资能拿3000多元。”在基地务工的狗街村村民姚仁贵笑着说。

如今,蛋鸡养殖已成为建水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全县拥有245家规模化养殖场,禽蛋年产量稳居全省前三。从饲料加工、蛋鸡养殖到蛋品加工、有机肥生产,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经形成。

本报记者 饶勇 通讯员 陈曦

  • 智能化养殖 六十万羽蛋鸡过上“数字生活”

  • 全流程指导 确保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增产

  • 延迟采收期 提高晚熟芒果竞争力

  • 无人机飞防 作物管护节本增效

  • 报头

  • 产学研融合 湖羊养殖效益提升

  • 科技深耕种养农业拥抱智慧

  • 延伸产业链 打造“露天冬季草莓第一县”

  • 科技化育苗 蔬菜产业向新向绿发展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