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扫码用餐树立新风气

关育兵

从层层审批的纸质公函,到一键生成的电子餐券;从耗时耗力的陪同接待,到扫码即食的智能服务,近年来,不少地方通过扫码用餐重塑公务用餐新生态,折射出新时代政府治理理念的深刻转型。

公务接待领域的积弊,曾如沉疴盘踞多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数据显示,违规公务接待问题屡见不鲜,涉及资金规模触目惊心。在某些基层单位,“一张公函吃遍天下”的荒诞剧频频上演,更有干部借公务之名,将高档宴请费用化整为零拆分报销。这些乱象不仅造成了财政资源的巨大浪费,更让基层干部陷入陪吃陪喝耗精力、迎来送往误正事的困境。

扫码用餐的实际应用,为破解这一困局提供了密钥。比如在湖北夷陵,公务人员出差时,只需打开小程序,系统便会根据行程自动生成电子餐券,可在全区324家机关食堂扫码核销。用餐时间、地点、金额等数据实时上传至监管平台,形成不可篡改的数字账本。这种零接触、全留痕的用餐模式,用技术约束公务接待的“弹性空间”,真正实现了“阳光用餐”。

这场变革的意义,远不止于用餐方式的改变。扫码用餐的底层逻辑,是数字技术与制度创新的深度融合。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不可篡改,运用大数据分析实现异常消费智能预警,构建起“制度+技术”的双重监督防线。这种从被动查到主动防的转变,为政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更重塑着权力运行的监督范式。

从“舌尖上的腐败”到“云端上的清廉”,当这种创新模式在更多地区落地生根,我们有理由期待,清正廉洁的政务新风将如春风化雨,润泽每一寸基层沃土。

  • 相聚南博舞台共享发展机遇

  • 报脚

  • 报头

  • 破乡村治理困局 为乡村振兴赋能

  • 练就善统筹的真本领

  • 扫码用餐树立新风气

  • 守好文化普惠初心

  • 防晒衣要经得住暴晒

  • 用活文化IP做好农业科普

  • 微看点

  • 以情感共鸣撬动文旅升级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