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 物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文山市马塘镇热水村百合基地负责人金平聪——

拓荒花田 绽放共富芳华

本报美编 郭金龙 制图

在文山市马塘镇,一片生机勃勃的百合花海正书写着致富新传奇。花农金平聪凭借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执着,让小小的百合花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幸福花”。

走进位于马塘镇热水村委会黄龙坝村小组的百合基地,仿佛踏入了一片绿色的海洋,一株株百合亭亭玉立,饱满的花苞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清新的香气。此时正值采收高峰,基地里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熟练地穿梭在花丛间,手中的刀具轻轻一挥,修长的花枝便被割下,随后迅速分拣、打包,动作一气呵成。

“这批花目前花苞饱满,最适合做鲜切花。”金平聪介绍,基地里种植着“木门”“索尔帮”等5个品种,每亩栽种1.6万株,成本约4万元,亩产值超过8万元。

创业初期,技术不足、资金紧张,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然而,金平聪没有放弃,不断在田间地头反复试验。从育苗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摸索,终于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经验。凭借科学的轮作模式,他的百合品质稳定,逐渐打开了市场,去年实现毛收入420万元,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百合能手”。

金平聪深知,要在竞争激烈的花卉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扩大规模、引入高端品种。今年,他在原有20亩基地的基础上,又流转了75亩土地进行扩种,并引入了“皇帝”“伊莎贝拉”两款高端品种。新品种技术门槛高,栽种难度大,但市场价格也更为可观。目前,新品种已获丰收,每个优质花枝枝头可达4个花苞,预计亩产值可达16万元。

金平聪的百合花产业,不仅富了自己,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共同致富。他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向村民流转土地,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租金收入。在采花旺季,基地雇佣工人13人,每人每天能获得近140元的收入。村民王英笑着说:“我家孩子还小,没法去外面打工,在这里做工方便又有收入。”这种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让村民们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能兼顾家庭,提升了生活质量。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的挑战也接踵而至。由于百合花收割后种球需送入冷库休眠,而目前基地没有冷库,种球只能送到昆明,这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还可能影响种球的保存质量。面对这些挑战,金平聪计划在基地内建设冷库,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种球保存效率。“冷库建成后,我们的产业就能更上一层楼,未来的发展空间也会更大。”金平聪充满信心地说。

从最初的艰难摸索,到如今的规模种植、远销海外,金平聪用汗水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百合奇迹”,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本报记者 黄鹏

  • 精研药草 绘就增收图景

  • 拓荒花田 绽放共富芳华

  • 科技育苗 番茄红透山野

  • 四季耕耘 茶香浸润云岭

  • 深耕蔗田 铺展甜蜜新篇

  • 报头

  • 乡土筑梦 田园焕彩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