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姜定才 通讯员 陈雪薇) 近年来,东川区检察院建立健全公益诉讼和行政执法衔接工作机制,以法治力量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有效化解基层矛盾。
东川区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环境治理、矿山修复、水体保护、民生保障等领域行政执法与法律监督难度大。东川区检察院与12家区级行政机关建立行政衔接协作机制,搭建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共商、案件移送平台,形成线索受理、实地取证、诉前建议、回访监督等案件办理闭环,共同破解“执法难”。
为实现公益诉讼和行政执法无缝衔接,东川区检察院和行政机关加强信息通报,实现相关领域违法信息和行政非诉讼执行监督案件信息共享。区检察院发现行政机关可能存在未依法全面履职问题时,提前进行预警、告知,督促其积极履职;行政机关发现检察监督案件线索时及时移送。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区检察院和行政机关定期会谈,通报检察监督案件的受理、办理、进展情况,推动公益诉讼案件办好办实。
该区检察院走访发现,深沟河因截污管道不全,沿岸住户增多,出现面源污染、雨污混流等情况。该检察院及时向辖区街道和有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完成了联合整治,实现水清岸绿。一企业在探矿作业中,对草甸植被和环境造成局部破坏,区检察院调查取证后向有关乡镇和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共同督促企业整治,恢复生态环境和美丽风光。区自然资源局多次督促一矿业权人恢复矿山生态无果,移交至区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矿业权人在法律震慑下,迅速履行了主体责任。
通过公益诉讼,东川区还及时解决了一乡镇饮用水泥沙超标、49道拐公路安全设施不全、农业面源污染、食品安全等有关问题,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22件,有效化解基层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