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基层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一堂课”撬动消防安全工作“三个转变”

近日,盘龙区组织的一场消防安全宣传活动走进盘龙区金星园丁小区,居民们围坐在院坝,争先恐后回答消防宣传员的问题。

盘龙区在全省率先提出“院坝消防”概念,通过“消防院坝课+安全隐患治理+机制体系建设”的模式,用“一堂课”撬动消防安全工作从管事向管人转变、从单一监管向综合监管转变、从查隐患向查责任转变。

盘龙区作为昆明市发展较早较快的主城区之一,既有高楼大厦,又有城中村、老旧小区,日常火灾防控对象集中庞杂,飞线充电、防盗笼锁死等现象成为消防安全的重点隐患。

盘龙区消防救援大队宣传员杨坤会介绍:“如何将火灾隐患扼杀在源头,我们想到了院坝消防。哪里隐患多、人多,我们就去哪里,面对面向群众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为了让讲解内容更接地气,盘龙区消防救援大队做了场景化警示、体验式教学、互动式传播等课程设置,通过火灾视频、现场逃生演练等方式,让群众更直观地了解消防安全知识。

“除了提升群众认知,我们还以每一场院坝课为契机,直击群众身边消防安全隐患的整改。”盘龙区消防救援大队负责人介绍,在宣传工作开展到院坝的过程中,消防部门可以及时发现社区的突出隐患,第一时间告知群众整改,随后联动街道、社区和分管消防监督员依法督促整改。

自2024年4月开展院坝课以来,盘龙区先后开展了除患攻坚、拆窗破网、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等12项专项行动。累计打通消防通道410余处,拆改防护栏、防盗窗2045处,拆改面积8221平方米,清理违规停放充电电动车2700余辆。

东华街道席子营社区是老旧小区集中的典型社区,消防部门先后在此开展院坝课15场,让社区、物业、群众从“要我参与”走向了“我要参与”。

通过消防指导、物业担责、居民参与三方联防机制,盘龙区实现社区居民住宅、办公写字楼等不同场景的差异化隐患治理,为平安社区建设夯实群众认知与行动的基础,推动消防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迈向主动预防。为解决和缓解区域内消防突出问题,盘龙区学习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拓展“五级治理”工作经验,将消防安全纳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局,构建起党委领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为院坝课的开展提供扎实保障。

为进一步夯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基础,盘龙区出台了《盘龙区领导干部街道、社区消防安全工作包保责任机制》,明确区政府党员领导干部对12个街道实施挂钩包保,街道办事处党员领导干部对社区、村委会实施挂钩包保制度。联合宣传、社工等部门印发《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消防安全治理工作提质增效的实施方案》,将院坝消防模式纳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选动作,筑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

本报记者 王琼梅 通讯员 张丽

本版统筹 王怡文

  • 洞穿大山的科技力量

  • 以花为媒打造网红经济

  • 报头

  • 东川区检察院高效办案破解执法难

  • 西山区实施干部精培优育工程

  • 元谋县提水灌溉项目助农业增产农户增收

  • “一堂课”撬动消防安全工作“三个转变”

  • 盘龙区新增一所优质高中

  • 马龙区吴官田四组“党建+自治”为基层治理开良方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