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清风云南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马龙区把野生菌中毒防控纳入日常监督——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近日,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雨水的增多,野生菌抢鲜上市,等候一年的群众纷纷加入尝鲜行列。野生菌误采误食引发的中毒风险也同步上升。马龙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将野生菌中毒防控纳入日常监督重点,以精准监督压实各方责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监督过程中,马龙区纪委监委紧盯野生菌中毒防控关键环节,构建“室组地”联动监督体系,通过统筹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属地纪委力量,形成监督合力,推动相关部门、乡镇扛牢食品安全政治责任。联合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职能部门,建立“纪检监察+行业监管”协作机制,聚焦农贸市场、餐饮单位、学校食堂、农家乐等重点场所,开展“体验式”“嵌入式”监督检查,重点排查是否存在销售不明品种野生菌、食品安全监管履职不到位、宣传措施未落实等问题。同时,对农村集市、公路沿线临时摊点等薄弱环节加强巡查,督促食品经营单位严格履行采购查验、加工规范、销售记录等制度,全链条堵塞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已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16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0个。

在强化监管的同时,马龙区纪委监委督促社区、村组通过“大喇叭”、宣传手册、警示案例等方式,深入村户开展野生菌中毒防控宣传。重点普及“不采不卖不食不明品种野生菌”“烹饪前彻底清洗、煮熟煮透”等知识,引导群众树立科学食用观念。针对留守儿童、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敲门行动”,确保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健全“监督—反馈—整改”闭环机制,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查组现场交办、限时整改,并跟踪回访确保整改到位。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应急预案,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强化医疗机构急救药品储备和应急演练,确保中毒事件发生时“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最大限度降低危害。

本报通讯员 岳嘉丽 李丹

  • 图片新闻

  • 报头

  • 擦亮“一老一小”幸福底色

  • 守护群众安居梦

  • 护航特色产业发展

  •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 昆明市:回访教育因人施策

  • 一份举报背后的容错温度

  • 楚雄市:流动接访站畅通信访渠道

  • 江川区:廉洁文化建设向家庭延伸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