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六月,暑气如潮翻涌。刚过中午,楚雄市紫溪镇的集镇上人头攒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在市场入口处,一个流动接访站的布标格外醒目,临时搭建的民意收集点前,来反映问题或咨询相关政策的群众络绎不绝。
“我们村后山的集体坝塘前几年就被村里承包出去了,承包金是多少钱?这些钱又到哪去了?村里什么都没给我们说,不清不楚的,希望纪委好好查一查!”几位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满和期待。
“大家别着急,这些问题我都记下来了,我们会进行深入了解核实,给你们一个明明白白的答复。”接访人员一边快速在笔记本上记录关键信息,一边安抚来访群众。
今年以来,楚雄市纪委监委将“群众找上门”变为“主动迎上去”,构建引导来访、主动下访、分类办访、以治化访的“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利用赶集日、节庆活动等人流高峰,定期“轮值”各乡镇(街道),在集市上设立流动接访站,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收集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
为了让群众会举报、少跑腿,该市纪委监委不仅“摆摊接访”,更把宣传送到了摊点上。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接受咨询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宣传、讲解信访举报渠道、受理范围、诬告陷害相关规定等知识,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权利,依法有序反映问题,并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
“信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流动接访站就是送到群众家门口的服务窗口。”楚雄市纪委监委信访室负责人介绍,通过“室组地”联动机制,积极探索带案下访、线索摸排于一体的信访“一站式”服务模式,面对复杂的信访问题,将进一步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共同“会诊”,群策群力推动化解信访举报积案。
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楚雄市纪委监委不断完善全链条下访工作机制,将收集的问题分类整理成清单台账,明确承办单位、办理时限,并对办理结果全程跟进督促,形成闭环办理工作机制。今年以来,该市推动化解信访积案11起,推动解决群众合理诉求108个。
本报通讯员 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