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清风云南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监督故事

一份举报背后的容错温度

傍晚时分,宣威市乐丰乡色官村村民杜福伦家的牛犊正撒着欢儿奔向圈舍,蹄声哒哒,回荡院落。“我家这小牛犊一天比一天壮实,等到出栏的时候,保准能卖个好价钱!”面对前来回访的干部,杜福伦说。

此前,在开展监督的过程中,宣威市纪检监察干部收到群众举报称“乐丰乡干部高峰向其赊欠2.8万元的砖石沙料,一直没结账。”该市纪委监委立即启动调查核实。

经查,乐丰乡色官村原址属于地质灾害隐患点。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乐丰乡重新选址动员村民搬迁。在推进过程中,有5户群众因怕牲口没处养迟迟不肯搬迁。

眼看汛期逼近,滑坡风险一触即发。村上多次动员无果后,高峰一咬牙,拨通了建材商徐兴德的电话:“先赊2.8万元的砖石沙料,搬迁完后再用产业分红还你。”建材到货后,群众建好圈舍,顺利完成了搬迁工作。

赊欠过程既无担保协议,也未走集体决策程序。搬迁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群众收入减少,一时还不上欠款。几番催促无效后,徐兴德选择向纪委监委反映。

面对核查组,高峰一边讲一边翻出一本泛黄的工作日志。卷边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老胡家牛犊价格、滑坡点裂缝监测数据,建材赊款2.8万元、产业分红测算表……

核查组带着这些数据走访了搬迁户。在杜福伦家,他指着新圈舍回忆道:“那天雨大得睁不开眼,高书记带着人挨家挨户帮挪牲口。我家那头倔牛死活不动,他和两个小伙子硬是淋着雨推了半个钟头。”

经过稳慎分析,核查组认为高峰行为虽然违规,但是出于公心,具有可以容错的情形,最终,对其予以容错纠错。但后续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徐兴德造成不良影响,给予高峰谈话提醒。

容错不是终点。宣威市纪委监委联合乐丰乡建立“代养分红”模式,分3年用养殖收益还清欠款。同时,创设“民生应急担保基金”,明确3万元以下紧急事项可由三名班子成员联签担保。

夏日的阳光洒在新修的产业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运输车,高峰感慨道:“以前总怕踩线,现在制度兜底,干事更有底气了。”

本报通讯员 卢麒魁

本版统筹 李正雄

  • 图片新闻

  • 报头

  • 擦亮“一老一小”幸福底色

  • 守护群众安居梦

  • 护航特色产业发展

  •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 昆明市:回访教育因人施策

  • 一份举报背后的容错温度

  • 楚雄市:流动接访站畅通信访渠道

  • 江川区:廉洁文化建设向家庭延伸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