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雪山终年不化的积雪下,苍翠林海延绵百里;老君山原始森林间,古木参天遮云蔽日。在这片生态瑰宝之地,云南省丽江市森林消防支队以创新之策、实干之举,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森林防火立体防线,实现重点景区全年“零火情”。
丽江市森林消防支队直面火源管控难、群众防线弱两大难题,探索出联防联控新路径。根据古城区金山街道毗邻大研古镇,林区作业人员复杂、防火压力巨大的实际,支队组建“火蓝勇士+服务使者”对子,借助银行营业厅滚动播放防火视频,为少数民族群众、老年群体定制“方言版”防火知识讲解,让防火意识浸润每个角落。在宁蒗彝族自治县,支队联动4家快递公司,聘请25名快递员为义务宣传员,3500余个贴有防火标语的快递包裹,翻山越岭抵达深山彝寨,将防火知识精准送达信息接收不便的群众手中。同时,支队与应急管理、林草等多部门构建“问题清单—整改台账—验收销号”闭环机制,专业骨干协同19个单位开展防火服务,驻地火源管控能力显著提升。面对突发火情,4个灭火指导组第一时间驰援永胜、玉龙等地,为地方扑火队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协同作战能力。
丽江市森林消防支队打破传统宣传模式,开设防火“云课堂”,展播公益宣传片等,实现宣传全覆盖。支队将防火宣传融入“五进入”行动,在丽江古城黑龙潭、玉龙雪山等景区循环播放公益片,组织指战员张贴宣传标语。少数民族消防员发挥语言优势,走进田间地头、社区家庭,用普通话与民族语双语宣讲。更将快板、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融入防火科普,让防火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
“烟点!立即处置!”黑龙潭公园内,森林消防员与景区职工开展联合演练,微型消防站快速响应、协同灭火。丽江市森林消防支队在重点林区、景区布建微型消防站,建立“平战结合”应急协同机制,常态化开展初发火处置演练。结合新消防员下队契机,支队联动多部门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无人机灭火等实战演练,提升复杂环境下的科技灭火能力。
本报记者 和茜 通讯员 王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