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
夏雨轻洒,走进祥云县青海湖畔的申洱花卉产业基地,只见现代化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各色鲜花竞相绽放,工人们正忙着采收、包装。
作为祥云县沪滇协作的标杆项目,申洱花卉产业基地规划面积1300亩,总投资1亿元。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9000万元,其中沪滇资金2600万元,建成440亩现代化花卉大棚、5个冷藏库和1个包装运输车间。目前,基地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年利润超过800万元,每年可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300余人,季节性就业1000余人。
在申洱花卉产业基地的辐射带动下,目前祥云县沙龙镇、云南驿镇、禾甸镇等地的花卉产业集群正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联结与联农带农机制。以沙龙镇为例,该镇创新推出“抱团入股”发展模式,整合乡村振兴、产业培育等项目资金500余万元,将7个村的集体土地、海塘等低效闲置资源进行统一“打包”,入股投资申洱花卉基地,不仅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还增加了群众“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实现村民、集体双增收。2024年,沙龙镇7个村的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66.82万元,其中最高的村44.71万元。
申洱花卉基地还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集鲜花种植、出口加工、乡村旅游、餐饮露营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体。基地定期举办花卉展览、节庆活动,有效带动周边餐饮、民宿、农产品销售等产业的持续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沪滇协作,推动花卉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努力把祥云打造成为云南花卉产业的新高地。”祥云县乡村振兴局局长谢卓晟说。
如今的祥云县,一朵朵鲜花不仅扮靓了和美乡村,推动了群众与集体双增收,更绽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活力,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本报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李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