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 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会泽银匠光伏项目——

打造高海拔地区绿色能源矩阵

会泽银匠光伏项目。 本报通讯员 尹永权 摄

在乌蒙山腹地的群山之间,一排排光伏板正将阳光转化为绿色动能。

云南省“十四五”重点能源工程——会泽华电道成公司大井镇银坪村银匠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7.75亿元,规划装机容量160兆瓦,用地面积约3500亩,涉及大井镇、者海镇、雨碌乡3个片区,配套建设一座110千伏升压站。项目全面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2.3亿千瓦时,年产值约8000万元。通过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每年可替代标煤消耗约7.5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9万吨,相当于新增10万亩森林的固碳能力。

面对海拔2500米生态脆弱区的建设挑战,项目团队首创“单双桩组合支架+智慧运输”解决方案。通过单桩与双桩结合的创新支架技术,减少30%地基开挖量。采用无人机与人工协同运输模式,降低75%机械进场率,最大限度保持原始地貌。这种“轻触式”施工法,项目用地的植被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

“会泽银匠光伏发电项目雨碌乡片区装机容量100兆瓦,整体用地在1500亩左右。目前施工进度已完成约90%,仅剩弱电20兆瓦左右正在全力推进。”会泽华电道成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银匠光伏发电项目EPC总承包项目经理田瑞阳说。

随着配套农业光伏、生态观光等“光伏+”业态的延伸,周边乡(镇、街道)已规划建设了分布式光伏项目,未来将形成“集中式+分布式”的绿色能源矩阵。会泽银匠光伏发电项目采取“板上发电、板下修复、周边富民”的立体开发模式,也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据悉,中国华电与会泽县合作建设的30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加速推进,已投产的10个项目累计发电超7亿千瓦时。项目通过土地租赁、务工就业等方式带动周边2.3万名群众增收,投入600万元实施的“光伏+”帮扶项目覆盖10余个乡(镇、街道)。预计2026年全容量并网后,年发电量可达40亿千瓦时,将为长江经济带输送源源不断的清洁动能。

本报记者 张雯 通讯员 尹永权

  • “招小商”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 一朵鲜花孕育产业新希望

  • 打造高海拔地区绿色能源矩阵

  • 中老铁路撬动水果经济活力

  • 报头

  • 华坪芒果统一包装标准强化区域品牌打造

  • 东航云南恢复昆明至曼德勒航线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